时间: 2025-04-26 11: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09
厚味人所嗜,子独味于道。
味道夫如何,羲经日穷讨。
大而天地外,细则秋毫杪。
所遇各有味,咀嚼期了了。
至味不可言,惟应自知好。
非苦亦非甘,忘饥复忘饱。
澹泊养吾神,泰和沃吾抱。
长年味斯味,兀兀不知老。
掩卷坐忘言,见此庭前草。
晴光宿雨收,远色连天杳。
咄彼刍豢徒,胡为养其小。
这首诗表达了对“味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诗人指出,厚重的味道是人们所喜爱的,而你却独自品味道理。究竟味道是什么呢?就像羲之在经书中日夜探讨。味道既可以是广阔的天地外,也可以是细微如秋毫之末。每个人遇到的味道各有不同,咀嚼时才能体会其深意。真正的美味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唯有自己去体会。它不苦也不甘,令人忘却饥饿与饱足。淡泊的心态滋养了我的精神,和谐的境界滋润了我的怀抱。长年累月品味这种味道,竟然不知岁月已老去。合上书卷,坐在这里忘却了言语,看到庭前的草木。阳光洒在雨后,远处的色彩与天空连接得模糊不清。喔,那些只为养活小动物而忙碌的人,何必如此?
王绂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道理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写于王绂对生活的感悟之际,表达了他对食物、味道的独特理解,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探索。诗中流露出淡泊名利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在纷繁社会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味易斋为周叔训赋》是一首以“味”为主题的哲理性诗作。诗人通过对“味”的深刻探讨,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开篇便提到“厚味人所嗜,子独味于道”,可以看出诗人对常人追求物质的批判,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推崇。他质疑味道的本质,提出“至味不可言”,强调了味道的主观性和个体体验,暗示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在于内心的感知。
诗中多次提到淡泊与宁静,如“澹泊养吾神,泰和沃吾抱”,展现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诉人们,真正的幸福源于心灵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对物质的思考,也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智慧的作品。
整首诗强调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越。
《味易斋为周叔训赋》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至味不可言”意指?
诗中描述的“澹泊”主要表达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