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20
送刘郎中牧杭州
薛逢〔唐代〕
一州横制浙江湾,
台榭参差积翠间。
楼下潮回沧海浪,
枕边云起剡溪山。
吴江水色连堤阔,
越俗舂声隔岸还。
圣代牧人无远近,
好将能事济清闲。
这首诗描绘了浙江湾的美丽景色:一座州府横卧在浙江湾上,台榭错落有致,青翠的山色映衬其中。楼下潮水从广阔的海面涌回,枕边云雾缭绕在剡溪的山峰。吴江水色与宽阔的堤岸相连,远处越地的舂米声传来,隔着河岸依稀可闻。在这个圣明的时代,牧人没有远近之分,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才能来享受清闲的生活。
作者介绍:薛逢,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送别友人刘郎中的作品,刘郎中将要赴杭州任职,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美丽景色的赞美,体现了友谊与自然的和谐。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浙江湾的壮丽和人文风情。开头两句通过“横制”和“参差”的描绘,展示出一幅生动的地理画面,既有空间的开阔感,也有层次的丰富感。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潮水和云雾的描写,富有动感和变化,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的流动与变化。
后四句则转向对吴江和越地的描绘,强调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与生活的宁静。舂声的描写不仅丰富了音响效果,还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本真和朴素。在诗的最后,作者将目光转向“圣代牧人”,表达对当时社会的赞美,认为在这个盛世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增添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特有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诸如用“潮回沧海浪”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力量和变化;通过对比“楼下”和“枕边”,突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社会安定、自然和谐的向往,反映出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浙江湾”是指哪个地理位置?
“舂声”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