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32
韦寿博书斋(一作温庭筠诗)
作者: 薛逢 〔唐代〕
玄晏先生已白头,不随鹓鹭狎群鸥。
元卿谢免开三径,平仲朝归卧一裘。
醉后独知殷甲子,病来犹作晋春秋。
尘缨未濯今如此,野水无情处处流。
玄晏先生已经白发苍苍,不愿与鹓鹭一同嬉戏于群鸥之间。元卿谢绝了三条小径的邀请,平仲早晨回家时只披一件外衣。喝醉后能够独自理解殷朝的甲子,生病时仍然创作晋代的春秋。如今尘世的纷扰没有被洗净,野外的流水无情地四处流淌。
薛逢,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
《韦寿博书斋》一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思考与追求。诗中通过对玄晏、元卿、平仲等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高洁理想和世俗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体悟。
本诗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及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思考。开头两句提到“玄晏先生已白头”,象征着智慧与岁月的积淀,而“不随鹓鹭狎群鸥”则表现了对世俗繁华的拒绝,突显出一种高洁、孤独的生活方式。接着提到的“元卿谢免开三径”,显示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后两句“醉后独知殷甲子,病来犹作晋春秋”,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即使在醉酒或生病的状态下,诗人依然保持着对历史的关注与创作的热情,显示出他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同时,最后一句“尘缨未濯今如此,野水无情处处流”,让人感受到一种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悲哀,流动的野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隐逸与世俗、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理解,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和情感的共鸣。
玄晏先生已白头
不随鹓鹭狎群鸥
元卿谢免开三径
平仲朝归卧一裘
醉后独知殷甲子
病来犹作晋春秋
尘缨未濯今如此
野水无情处处流
整首诗歌围绕隐逸与世俗、生命与时间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及对世俗纷扰的反思和无奈,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玄晏先生”象征什么?
“醉后独知殷甲子”这句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尘缨未濯”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薛逢《韦寿博书斋》 vs 王维《竹里馆》
两首诗都表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高洁,但薛逢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