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4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6:07
余至象山得邑西山谷佳处暇日过游因其亭榭泉木离为十咏 蓬莱泉
作者: 林旦 〔宋代〕
诗歌内容:
采药瀛洲去,扁舟竟不还。
黄金成海外,故井独人间。
乳滴岩花润,苔封石字斑。
空令千载后,犹复望三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欲采药于瀛洲,乘小舟出海,却再也不愿返回。海中虽然富饶如黄金般的美好,但在那遥远的地方,只有故井仍在此世存在。岩石上的滴水滋润着花草,青苔封住了石头上的字迹。纵使千年之后,诗人仍会向往那三座山峰。
林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的热爱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常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历象山之时,正值闲暇之日,因而灵感迸发,写下了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向往。
《蓬莱泉》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的开头以“采药瀛洲去,扁舟竟不还”引入,表达了诗人希望寻求超脱生活的愿望,透出一丝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黄金的比喻,不仅象征着海洋的美丽,更隐含了对物质世界无尽的渴望与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乳滴岩花润,苔封石字斑”则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精致而又宁静的自然世界,水滴滋润花草,苔藓掩盖字迹,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空令千载后,犹复望三山”将全诗推向高潮,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心中始终向往那理想的境地,仿佛三山永远是他追寻的目标。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间理想生活的追求,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永恒的向往。
采药瀛洲去,扁舟竟不还。
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尘世,寻求超凡脱俗的生活,乘小舟前往理想的地方,却不愿意回头。
黄金成海外,故井独人间。
通过“黄金”比喻海洋的美好,表明那是与世无争、充满魅力的地方,而人间的“故井”则显得孤独。
乳滴岩花润,苔封石字斑。
描绘大自然的细腻与美丽,水滴滋润着花草,象征着生命的生机;青苔覆盖的石字则暗示着历史的沉淀。
空令千载后,犹复望三山。
尽管时间流逝,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依旧不变,三山象征着美好与永恒。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间生活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瀛洲”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富饶的土地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热爱与向往
C. 恐惧与逃避
“苔封石字斑”中的“苔”指的是什么?
A. 花草
B. 青苔
C. 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