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0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05:30
登碧鸡山呈尹制府
作者:陈宏谋(清代)
隔山相望觉山高,
才上山头山又小。
尽日登高与未足,
举头还羡他山好。
朝来云气接苍茫,
须臾日出何分晓。
碧鸡凭眺山海空,
恍若置身青云表。
汪洋万顷俯滇池,
一片澄波状缥缈。
鸢飞鱼跃尽天机,
旷观弥复抒怀抱。
仰止于今属景行,
追随咫尺钦师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碧鸡山的所见所感。站在远处看山,觉得它高大;刚上山头又觉得山显得渺小。整天在山上游荡,心里却觉得仍然不够,抬头又羡慕其他更美的山。早晨的云气与苍茫的天际相连,须臾之间太阳升起,不知何时。碧鸡山上远眺,眼前的山海仿佛置身于青云之中。俯瞰滇池,水面如镜,波光粼粼,景色恍如梦幻。鹰飞鱼跃,万物生机勃勃,让人心旷神怡,胸怀开阔。仰望如今的美好景象,追随心中的理想与敬仰。
作者介绍:陈宏谋,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游历碧鸡山时,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陈宏谋的《登碧鸡山呈尹制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美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与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两句“隔山相望觉山高,才上山头山又小”,反映了诗人对山的敬畏与自然的渺小感。接下来的“尽日登高与未足”,表达了人追求更高理想的心态。诗人在云气苍茫的早晨,心中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显露无遗。
随着视野的开阔,“汪洋万顷俯滇池”的描写,展现出滇池的辽阔与清澈,仿佛将人带入了一幅水墨山水画中。诗人通过“鸢飞鱼跃”的生动意象,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令人心旷神怡,思绪飞扬。最后,诗人以“仰止于今属景行,追随咫尺钦师保”总结,表达了对理想追寻的坚定决心,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崇高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隔山相望觉山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汪洋万顷俯滇池”中“汪洋”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