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江月 其二 无题用高赞两韵

《西江月 其二 无题用高赞两韵》

时间: 2025-05-07 18:23:34

诗句

杜宇经宵啼血,伯劳那得西归。

钟情我辈正凄其,岂是英雄无泪。

愿把长绳系日,不教采凤分飞。

谩烧高烛搅深帏,恐怕玉人清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3:34

原文展示:

西江月 其二 无题
杜宇经宵啼血,伯劳那得西归。
钟情我辈正凄其,岂是英雄无泪。
愿把长绳系日,不教采凤分飞。
谩烧高烛搅深帏,恐怕玉人清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杜鹃鸟整夜啼叫,仿佛在为失去的爱情悲鸣,而伯劳鸟又怎么能回到西边去呢?我辈的痴情正如这凄凉,英雄也难免有泪水。愿意把长绳绑住太阳,绝不让那些倾慕的凤凰分开飞去。可是在高烛的光照下,深帷也被扰动,生怕打扰了那位美人的安睡。

注释:

  • 杜宇:指杜鹃鸟,因其叫声悲切,常用来象征离别或哀伤。
  • 伯劳:一种鸟,常在西边栖息,寓意归去。
  • 钟情:深情厚爱。
  • 英雄无泪:指英雄虽有豪情壮志,仍会因情感而流泪。
  • 长绳系日:将长绳系住太阳,表达出不愿分离的强烈愿望。
  • 采凤:指寻求爱情的美丽女子。
  • 谩烧高烛:随意点燃高烛,意指心中激动。
  • 玉人:指美丽的女子。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杜鹃,古代文人常用其鸣叫来表达哀伤,尤其是与离别相关的情感。伯劳鸟在古诗中常与归乡、思乡相关联,表现出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长绳系日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愿望,恰似古代神话中对时间的掌控。诗中提到的“玉人”,常指代美丽的女子,具有浓厚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槎(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追求艺术的独特性与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社会的动荡与变迁之中,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渴望相互交织,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爱情、离别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西江月 其二 无题》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对鸟鸣与光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思考。诗中,杜鹃的啼鸣象征着离愁和哀伤,伯劳鸟的归去则引出了对自由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情感深度的认识,认为即使是英雄也会被情感所打动,流下泪水,显示出对人性深刻的理解。

愿把长绳系日的意象,透露出一种强烈的占有欲与不舍,同时也反映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之情。最后一句提到的“恐怕玉人清睡”,则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保护,生怕打扰到那份宁静。

整首诗在情感上波澜起伏,既有深沉的哀伤,又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复杂而真实的人性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杜宇经宵啼血:描述杜鹃鸟整夜悲鸣,生动地表现出离愁的情境。
  2. 伯劳那得西归:伯劳鸟又怎能返回西边,暗示对失去的爱情的无奈。
  3. 钟情我辈正凄其:我辈对爱情的深情正如这凄凉,展现出对情感的执着。
  4. 岂是英雄无泪:即使是英雄也会因情而泪流,突显人性的脆弱。
  5. 愿把长绳系日:希望能将时间停留,表露出对永恒爱情的渴望。
  6. 不教采凤分飞:不愿让美丽的女子与自己分开,表达出强烈的占有欲。
  7. 谩烧高烛搅深帏:随意点燃高烛,打破宁静,显示出激动的情绪。
  8. 恐怕玉人清睡:生怕打扰到美人的安宁,体现出对爱的体贴与关怀。

修辞手法:

  • 比喻:杜鹃的啼叫与爱情的凄凉并行,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鸟类具有人类的情感,使情感更加真实。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着严谨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鸟鸣、光影及情感的描写,揭示了对失去爱情的悲伤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人性情感的深刻理解,展现了生活中的无奈与美好并存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宇:象征离别与哀愁。
  • 伯劳:象征归属与自由。
  • 长绳:象征对时间的掌控与对爱情的渴望。
  • 高烛:象征激动与不安。
  • 玉人:象征美好与珍贵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鹃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
    B. 离愁
    C. 自由
    D. 荣耀

  2. “愿把长绳系日”的含义是什么?
    A. 不想让时间流逝
    B. 想去旅行
    C. 希望得到财富
    D. 渴望长寿

  3. 诗中提到的“玉人”是指什么?
    A. 玉器
    B. 美丽的女子
    C. 诗人
    D. 自然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感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展现了对爱情的深情与渴望。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通过夜晚的意象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兄弟情感的描绘。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深刻反映了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思考与情感波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清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林夫人挽词 归州竹枝歌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六首 其六 马迹石 新荔枝四绝 重阳后菊花二首 假十二峰 故太夫人章氏挽词二首 寿栎东斋午坐 元日立春感叹有作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唔笃 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辨谲 轨律 进门喜 气字旁的字 承荷 兴兵动众 骨字旁的字 包含目的词语有哪些 鬼神不测 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世路风波 八字旁的字 含屈而死 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镜里观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