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2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24:19
佛髻波罗蜜,仙肤优钵昙。
苓抽芳薏苦,蕉剥露芽甘。
南凤三杯粟,西螺五寸柑。
问谁能编织,名状漏嵇含。
这首诗描绘了各种美好的事物。开头提到“佛髻波罗蜜”,意指佛教中的一种智慧和解脱,紧接着形容“仙肤优钵昙”,暗指一种美丽的仙子般的肤色。接着提到“苓抽芳薏苦”,意思是从苦中提炼出芳香的药材,再到“蕉剥露芽甘”,描绘剥去蕉皮后露出的甘甜芽菜。接下来是“南凤三杯粟”,说明南方的凤鸟有三杯粟米,最后“西螺五寸柑”,则是形容西方的五寸橙子。最后一句“问谁能编织,名状漏嵇含”,表达了对这些美好事物的思考与追问,似乎在探讨如何将这些美好的元素编织成诗。
作者介绍:孙尔准,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常以细腻著称,深受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诗人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
《台阳杂咏 其五》是一首充满了细腻观察与丰富意象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从开头的“佛髻波罗蜜”到结尾的“问谁能编织”,整首诗流露出一种禅意,似乎在探讨自然与人心的关系。诗中提到的各种植物和水果,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象征着生命的多样与丰盛。
在意象方面,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蕉剥露芽甘”让人能感受到食物的甘甜,寓意生活中的乐趣与美好。同时,诗中对南凤与西螺的描绘,也展示了地域的差异与文化的多样性。最后的提问句引人深思,仿佛在询问谁能将这些美好事物融合成一体,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思考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探索自然之美与人心之美,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词测试:
“佛髻波罗蜜”中“波罗蜜”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蕉剥露芽甘”主要表达了什么?
最后一句“问谁能编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