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7:39
原文展示:
英英深林兰,发发不自閟。谁遣入市门,樵夫强解事。渠虽赏芬芳,我自羞妩媚。怀哉山中人,纫结参佩璲。
白话文翻译:
在深邃的森林中,兰花英姿勃发,自由自在地绽放。是谁让它进入了市井之门,樵夫强行解读其意义。虽然人们欣赏它的芬芳,我却为自己妩媚的姿态感到羞愧。怀念那些山中的人,他们将兰花编织成装饰,参差佩带。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隐逸之情。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旅途中,看到兰花被带入市场,感到兰花的自然之美被世俗所玷污,从而引发了对隐逸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英英深林兰”描绘了兰花在深林中的自然状态,而“发发不自閟”则强调了兰花的自由和不受拘束。然而,当兰花被“樵夫强解事”带入市场时,作者感到兰花的自然之美被世俗所玷污。最后,作者怀念那些山中的人,他们将兰花编织成装饰,参差佩带,这不仅是对兰花的尊重,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世俗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兰花的自然状态和被世俗玷污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厌倦和批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英英深林兰”描绘了什么? A. 兰花在市井中的状态 B. 兰花在深林中的自然状态 C. 兰花被编织成装饰品 D. 兰花被樵夫强行解读
诗中的“发发不自閟”强调了什么? A. 兰花的自由和不受拘束 B. 兰花的芬芳 C. 兰花的妩媚 D. 兰花的价值
诗中的“樵夫强解事”暗示了什么? A. 世俗对自然之美的误解 B. 兰花的真正价值 C. 隐逸生活的向往 D. 自然之美的珍视
诗中的“怀哉山中人”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的厌倦 B. 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对兰花的尊重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