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5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51:46
长亭怨慢
乙亥三月初八日,大水冲城,往还阻绝,夜复风雨交作,因篝灯倚此
詹安泰
甚一片春声凄异。做就春昏,更催眠起。
静掩梨门,寸肠谁惯,舞杨系。
战檐风马,帘隙过千红泪。
燕子旧归来,曾细说江山如此。
何计,任天胸吸吐,万丈鬓尘难洗。
无题赋了,诗浅约闲游闲醉。
梦怕到少日清狂,况凄绝年来风味。
剩残柝孤檠,明媚瓶花痴对。
这片春声是如此凄凉,春天的黄昏更让人催生困意。
静静地关上梨花门,谁能习惯这寸心的苦楚,宛如杨柳摇曳。
风在屋檐上呼啸,窗帘缝隙里透出千滴红泪。
燕子旧时归来,曾细细说道江山如今的模样。
我又该如何应对,任凭天地间的吸引与排斥,满头尘埃难以洗净。
无题的赋诗已然完成,诗歌的内容浅薄,约定闲游和醉酒。
梦怕再次到来,清狂的日子已经不再,更何况这凄绝的年头风味。
只剩下孤灯和残柝,明媚的瓶花让我痴对。
詹安泰(1870-1949),字德馨,号清闲,晚号天涯子,江苏人。近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此诗作于乙亥年(1915年)的春天,在大水冲城之际,诗人由于恶劣的天气和水灾的影响,感到孤独和无奈,寄情于诗词之中,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往事的追忆。
《长亭怨慢》是一首充满了抒情与感慨的古诗。全诗以春天的凄凉声景为开端,描绘了由于春雨带来的孤独与思考。诗人在封闭的环境中,感受到内心的愁苦,梨门的静谧更显得孤独。作品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无力感的思考。
“燕子旧归来,曾细说江山如此”,这句描写了春天燕子归来的场景,似乎在提醒诗人曾经的美好,如今却已难再重现。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活的变化。
整首诗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和拟人,使得情感更加生动。结尾部分“剩残柝孤檠,明媚瓶花痴对”则将孤独与美丽并存的状态展示得淋漓尽致,引发读者对人生命运的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深邃而复杂,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凄凉的美感。
诗中“战檐风马”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燕子旧归来”中的燕子象征了什么?
“明媚瓶花痴对”中“明媚”一词体现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