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3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4:34
长亭怨慢
姚燮 〔清代〕
记那夕梦曾留处。天碧无烟,更无风露。双髻扁舟,一江明月画城路。今宵何许。也有个玉梅花树。直恁婵娟,却怨作可怜情绪。延伫。唱潇湘一曲,一转一声愁语。苇帘暗度。引多少酒边悽楚。只眼前扶醉笼灯,便散似波萍云絮。且疏影阑干,抱了鹤魂眠去。
这首诗回忆起那曾经留连的梦境,天空湛蓝如洗,连一丝烟雾和风露都没有。双髻少女乘着小舟,映照在一江明月下,仿佛在描绘城边的道路。今晚我又身在何处呢?那里也有一棵梅花树,花开得那么美丽,却让我生出怨恨与可怜的情绪。曲调悠扬,唱着潇湘的歌曲,每一次转身都带来愁绪。苇帘轻轻摇曳,带来多少酒后的惆怅。眼前的醉意笼罩着灯光,就像散落的波萍和云絮。那疏影的阑干,仿佛抱着一只鹤的灵魂,安静地入眠。
作者介绍:姚燮(约1640-1715),清代诗人,字子文,号逸斋,江苏人。他的诗风雅致,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感慨。
《长亭怨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青春、爱情及乡愁的深刻思考。开篇以“记那夕梦曾留处”引入,给人一种怀旧的氛围。接着,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蓝天与明月交相辉映,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宁静与美好。然而,诗人的内心却因“怨作可怜情绪”而忧伤,仿佛在对比美好的外在与内心的孤独。
诗中反复提到的“唱潇湘一曲”则是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暗示着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末尾的“抱了鹤魂眠去”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象征着一种超脱、宁静的追求,显示出诗人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对青春的眷恋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思考,情感细腻且深沉。
诗词测试:
诗中的“天碧无烟”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玉梅花树”象征什么?
“抱了鹤魂眠去”中,鹤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