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45
长亭怨慢 尽消尽涉江情绪。风露年年,国西门路。绀海凉云,昨宵飞浣石亭暑。乱蝉高柳,凄咽断蘋洲谱。莫唱惜红衣,算一例飘零如雨。迟暮。隔微波不恨,恨别旧家鸥侣。青墩梦断,枉赢得去留无据。试巡遍往日阑干,总无著鸳鸯眠处。剩翠盖亭亭,消受斜阳如许。
整首诗在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的追忆。岁月如风,江边的情愫渐渐消逝,年年风露伴随着国西的路途。绀蓝的海面上凉爽的云朵,昨夜在浣石亭边飞舞的炎热。高柳间蝉鸣四起,凄凉的曲调在断断续续的水边荡漾。不要再唱那伤感的红衣,因为这不过是飘零如雨的一种例子。夕阳西下,隔着微波并不怨恨,只恨那旧日的鸥侣已然离去。青墩上梦断,白白得到了去留无凭的结果。试着回忆往日的栏杆,却发现鸳鸯再也无处可眠。只剩下那亭亭的翠盖,在斜阳中默默承受着这一切。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而著称。其作品多以写景抒情、咏物抒怀为主。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对逝去时光和旧日情感的怀念。
《长亭怨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朱祖谋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乱蝉高柳”、“微波”等,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氛围。诗人以江水为媒介,表达了对爱情的失落与无奈,深刻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哀伤的美感。
在诗的结构上,朱祖谋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先是描绘江边的情景,再逐步深入到内心的情感,最后以“剩翠盖亭亭”作结,形成一种对比,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美好记忆的无奈。诗中“莫唱惜红衣”的劝诫,犹如对往事的一种释怀与放下,却又难掩内心的伤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和情感的反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墩”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水边的地方
C. 一种动物
答案:B
诗人希望读者不要再唱什么?
A. 伤感的红衣
B. 快乐的歌
C. 民谣
答案:A
诗中“剩翠盖亭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与孤独
C. 希望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