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日诗

《秋日诗》

时间: 2025-05-02 13:26:51

诗句

苍茫望落景。

羇旅对穷秋。

赖有南园菊。

残花足解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6:51

原文展示:

苍茫望落景。羇旅对穷秋。赖有南园菊。残花足解愁。

白话文翻译:

在苍茫的秋景中,我远离故土,独自面对这萧瑟的秋天。幸好南园中还有菊花,虽然是残花,却能让我解愁。

注释:

  • 苍茫:形容景色广阔而模糊,常用来描绘秋天的气氛。
  • 羇旅:指漂泊在外的旅人,表现出身在异乡的孤独感。
  • 穷秋:指深秋,已然进入秋季的末期,象征着凋零和严寒。
  • 赖有:幸好有,表示一种依赖或感激的情感。
  • 南园菊:南园中的菊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格。
  • 残花:指凋谢的花朵,暗示着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和独立,尤其是在秋冬时节仍能绽放。历史上,菊花与高洁的士人精神相关,常用于表现作者的孤独与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人情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旅途中写成,作者身处异乡,感受到秋天的萧索与孤独。诗中对残花的描写,既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秋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传达了作者在秋日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苍茫望落景”便营造了一种辽阔而冷清的秋天氛围,映射出作者的感伤心情。接着,羁旅身处异乡,无法回归的现实使得情感更加沉重,但随之而来的“赖有南园菊”又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坚韧与希望。尽管秋天带来了残花的凋零,却也因为这残花而解开心中的愁苦,显示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态度。

整首诗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思:在凋零的美丽中,我们仍可找到慰藉。诗中的菊花不仅仅是秋的象征,更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让人在面对生活的苦涩时,仍能保持一份清雅的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苍茫望落景”:描绘了秋天广袤而模糊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2. “羇旅对穷秋”:表明自己身处异乡,面对深秋的孤独,情感愈加沉重。
    3. “赖有南园菊”:表达出作者在艰难时刻寄望于南园的菊花,体现出一种希望和依赖。
    4. “残花足解愁”:尽管菊花已残,但仍能带来慰藉,展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作为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希望与坚韧。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使诗歌更具艺术美。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又通过残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苍茫:象征着广阔与孤独,反映出秋天的情景。
  • 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了作者的坚持与希望。
  • 残花: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但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转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苍茫望落景”中“苍茫”意指: A. 迷茫
    B. 广阔而模糊
    C. 清晰
    D. 繁华

  2. 诗中提到的“南园菊”象征: A. 财富
    B. 友情
    C. 坚韧与高洁
    D. 恋爱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生活的富裕
    B. 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权力的渴望
    D. 享受自然的快乐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孤独的情感,但李白更倾向于对饮酒的洒脱与自由,而庾信则更注重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庾信诗集注释》
  3. 《古诗词入门与分析》

相关查询

捣练子 山村春秋 捣练子 赠醴泉三毕先生 捣练子 赠终南三道友 捣练子 赠李舍人 捣练子 赠清净散人 捣练子 华州王待诏乞词 捣练子 赠中条山无为子 捣练子 离尘 捣练子 劝众师兄访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哽噎难鸣 丁老 验资 切响 竹头木屑 同字框的字 云蒸龙变 逃灾避难 蓬头垢面 八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绮幕 田字旁的字 消食 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