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5:43
龙尾道南初见子,炯如玉玉笋出瑶林。
别来东海记三浅,歌罢武溪同一深。
后五日看真得力,前三语且更留心。
平生著手枯桐上,会有人能识此音。
龙尾道南方,我第一次见到你,
你光辉耀眼,宛如玉笋从瑶林中冒出。
分别后,我在东海记得那三浅处,
歌唱完毕,在武溪江水同样深邃。
五天后我再看,真正的力量显现,
而前三句的话,还是要更加留心。
我一生在枯桐树上作乐,
终会有人能够识得这音韵。
朱翌,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及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此诗作于朋友相见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情感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诗在意境上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自然美的感悟。开篇以“龙尾道南”引入,生动地点明了相见的地点,给人以清晰的画面感。接着通过“炯如玉玉笋出瑶林”的比喻,突出了友人的光辉和卓尔不群的气质,显现出诗人对友人的赞美。
诗中提到“别来东海记三浅”,既是对过往情景的追忆,也是对友人近况的关心,显示出诗人情感的细腻和丰富。而“歌罢武溪同一深”则表明了诗人对音乐与情感的共鸣,流露出一种深邃的思考与感悟。
最后的几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创作的执着与对音乐的热爱,强调即使在枯萎的桐树上,依然会有人懂得他的音韵,体现出一种对艺术的期许与信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趣悠长,展现了朱翌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深厚的艺术修养。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友谊及艺术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炯如玉玉笋”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武溪”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