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0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09:22
《水龙吟》
辛弃疾
被公惊倒瓢泉,倒流三峡词源泻。
长安纸贵,流传一字,千金争舍。
割内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廉也渠坐事失官。
但衔杯莫问,人间岂有,如孺子长贫者。
谁识稼轩心事,似风乎舞之下。
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
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
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懑与不满。诗中提到被公(指陈仁和)惊倒了瓢泉,仿佛三峡的水都被他倒流而出。长安的诗词已经变得极为珍贵,流传的每一个字都价值千金。辛弃疾自我解嘲,即使在官场失意,又何必在乎这些名利?但他仍然心怀悲凉,无助的人如同长久贫困的孩子。谁又能理解稼轩(辛弃疾号)的心事呢?在风中舞动的情绪下,回首落日,苍茫的天地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更想念卧龙(诸葛亮),那高耸千尺的才华在吟唱后似乎已成往事。倩谁来问询呢?就如雷鸣的瓦釜,声响虽大,却难以发出黄钟的美妙音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和抗金将领。其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深受后人喜爱。
《水龙吟》创作于辛弃疾的一段失意时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与理想的追求。词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反映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英雄志向的渴望。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悲哀的词作,辛弃疾在词中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用“被公惊倒瓢泉”来形象化地描绘了他内心的震撼与失落,接着通过“长安纸贵”暗示了他在文坛的成就与名声,但这与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形成鲜明对比。辛弃疾自嘲“又何廉也渠坐事失官”,表现出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虽然心中仍有不平与委屈。随后的“谁识稼轩心事”则是对自己内心孤独与理想的呼喊,表达了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最后,词中对卧龙的追忆,既是对历史英雄的向往,也反映出他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与失落。
整首词表现了辛弃疾对政治失意的愤懑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辛弃疾的号是什么?
词中提到的“卧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长安纸贵”表达了什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