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3:26
辛弃疾的《上西平(会稽秋风亭观雪)》原文:
九衢中,杯逐马,带随车。
问谁解爱惜琼华。
何如竹外,静听窣窣蟹行沙。
自怜是,海山头,种玉人家。
纷如斗,娇如舞,才整整,又斜斜。
要图画,还我渔蓑。
冻吟应笑,羔儿无分谩煎茶。
起来极目,向弥茫数尽归鸦。
在繁华的城市中,杯酒随着马蹄声而响,车辙也随之而来。问谁能懂得珍惜这琼华(意指雪花)呢?不如在竹林之外,静静地听那沙滩上蟹子爬行的窣窣声。我自怜身处海山之头,像那种植玉米的农家。纷飞的雪花如斗般,娇嫩如舞者,整齐又微微倾斜。若要图画,还请将我的渔蓑还给我。冻得吟唱的人应当笑,那羔羊无缘享受这煎茶之乐。起来眺望远方,漫无边际,数尽了归来的乌鸦。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与军事家。他的词作风格豪放,常以历史典故和个人经历为题材,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常以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上西平》通过描绘秋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眷恋。诗的开头描绘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随后转向宁静的自然,呈现出一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的“琼华”,不仅是雪花的美丽,更是对人生短暂美好的感慨。接着,诗人引入了蟹行沙的细腻描写,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这种细腻的观察与豪放的情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渔蓑”象征了自己的生活理想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最后,诗人站在高处眺望,目光穿越了漫无边际的远方,数尽归鸦,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在形式上虽然简洁,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体现了辛弃疾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逐句解析:
九衢中,杯逐马,带随车。
描述繁华的城市中,酒杯随着马蹄声而荡漾,表现出一种热闹的氛围。
问谁解爱惜琼华。
提出一个疑问,谁能真正珍惜这美丽的雪花,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何如竹外,静听窣窣蟹行沙。
借用自然的声音,传达诗人对宁静的向往。
自怜是,海山头,种玉人家。
自我怜惜的感情,暗含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纷如斗,娇如舞,才整整,又斜斜。
描绘雪花的轻盈与美丽,形象生动。
要图画,还我渔蓑。
希望能还给自己那份质朴的渔生活,回归自然。
冻吟应笑,羔儿无分谩煎茶。
诗人冷吟自嘲,同时也反映出羔羊无缘享受的无奈。
起来极目,向弥茫数尽归鸦。
最后,诗人起身向远方眺望,数尽飞归的乌鸦,表现了孤独与思考。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无奈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代表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a) 杯逐马
b) 蟹行沙
c) 海山头
d) 归鸦
诗中提到的“琼华”指的是什么?
a) 雪花
b) 月亮
c) 花瓣
d) 星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