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3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30:10
咏雪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书窗夜生白,
城角晓增悲。
未奏蔡州捷,
且歌梁苑诗。
餐毡怀雁使,
无酒羡羔儿。
农事勤忧国,
明年喜可知。
在夜晚的窗子上,雪花飘落如白色的羽毛;
清晨时分,城角的景色显得更加悲凉。
未能奏凯传来蔡州的捷报,
不如在这里吟唱梁园的诗句。
餐桌上铺着毡子,心中怀念外面的雁使;
没有酒来与朋友共饮,羡慕那羔羊的无忧无虑。
农事繁忙,我对国家的忧虑重重,
明年丰收的喜悦,可是可以预见的。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词派的代表之一。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政治上多次失意,创作上则以词作见长,风格豪放而又多愁善感。
创作背景:这首《咏雪》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与金朝对峙的时期,国事艰难,民众生活困苦。诗中通过描写雪景,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辛弃疾的《咏雪》以雪景为载体,展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窗外的雪,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从对雪的感受转向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未能获得蔡州的捷报,表现出对战事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诗中提到的“餐毡怀雁使”与“无酒羡羔儿”,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人陪伴的渴望。羔儿的无忧无虑与诗人所承受的重担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中情感的复杂性。结尾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盼,既有现实的忧虑,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生活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雪景,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他复杂的情感状态,反映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国命运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未奏蔡州捷”指的是什么?
A. 战争胜利的消息
B. 诗人写的诗歌
C. 朋友的来信
填空题:诗中“书窗夜生白”描绘的是____的情景。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绝望。(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对《咏雪》的解析、鉴赏和学习互动进行了全面展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