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6:13
送张守秘丞二首
斗垒那堪数旱饥,君侯苦节未为非。
宾筵虽画何尝卜,雩祷于天且不违。
岁俭粟输仓氏少,郡贫饷入洛阳稀。
老农夹道攀辕叹,作麽携琴载鹤归。
这片土地怎么能承受几次干旱和饥荒呢?您的节操和品德却依然没有受到影响。虽然宴席上装饰华丽,却怎么能占卜未来?对天的祈祷也只能顺其自然。年年都节俭,仓库里存粮却依然少,地方的贫困使得送到洛阳的赋税也十分稀少。田间的老农在道旁攀着车辕叹息,您带着琴和仙鹤又是何时归来呢?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诗人,字梦得,号天池,著有《天池诗草》。其诗风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刘克庄与张守秘丞的送别场合,反映出当时地方经济的困窘及人们对未来的担忧。诗人以对张守秘丞的美好祝愿和对民生困苦的关切为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对社会现状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困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与思考。首联以“斗垒”开头,生动刻画了因干旱而造成的土地贫瘠与人们的苦难,直指社会底层的生存困境。接着,通过对张守秘丞的赞美,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坚守与不屈。诗中提到的“宾筵虽画何尝卜”,既是对宴席华丽的嘲讽,也暗含对未来命运不确定性的感慨,显示出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在后两联中,诗人通过经济的窘迫描绘出地方的贫困与无奈,尤其是“老农夹道攀辕叹”,用生动的场景表达了人民的苦痛与无奈。同时,最后一句“作麽携琴载鹤归”,则是对张守秘丞未来归来的期待,寓意着希望与美好的愿景。整首诗在严肃的主题中交织着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情谊与对时代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展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人性坚韧与美好未来的期许,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君侯”指的是?
A) 诗人
B) 张守秘丞
C) 农民
D) 洛阳官员
诗中“岁俭粟输仓氏少”说明了什么?
A) 粮食丰盈
B) 地方贫困
C) 人民富裕
D) 经济繁荣
“老农夹道攀辕叹”中的“攀辕”是什么意思?
A) 拖拉
B) 抱住
C) 攀附
D) 叹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