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34
又得湖字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帝赐先生一曲湖,
画船领客泛菰蒲。
覆茅亭子寻犹远,
隔柳人家看似无。
渴嗜瀑泉频遣汲,
醒行钓岸屡嗔扶。
假令不立功名死,
史笔须编入酒徒。
这首诗的核心意境在于诗人对湖泊的赞美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诗中提到的“湖”是帝王赐予的乐曲,象征着幽雅和宁静。画船在湖中摇曳,将客人引领在菰蒲丛生的水面上。覆茅的亭子远在天边,隔着柳树的人家看起来似乎没有踪影。诗人渴望清泉,不断派人去汲水,醒来后又在钓鱼的岸边发愁。即使不成就功名而死,也希望在历史的记载中被纳入酒徒的行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帝赐”一词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权力的追求与对皇权的依附。诗中提到的“湖”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文人心灵寄托的象征,表达了对清新脱俗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廷瑞,号星洲,宋代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书法。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及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一个湖边的闲暇时光,诗人可能在此时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悠闲生活的追求。
这首《又得湖字》以湖为主题,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中描绘了画船荡漾、菰蒲轻摇的宁静画面,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和谐统一。诗人以“覆茅亭子”来象征世俗生活的遥远,以“隔柳人家”表达对人世的淡漠,形成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后半部分的渴望与钓鱼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矛盾,既希望能够享受清泉与钓鱼的乐趣,又对功名的无奈与嘲讽,最终归结为一种对酒徒生活的认同,流露出对自由与洒脱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画船领客”描绘生动的画面。“隔柳人家”则引发思考,表现诗人对人世的淡然态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功名的淡泊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画船”象征什么?
A. 奢华
B. 轻松游玩
C. 忧虑
D. 繁忙
诗人的态度对功名的看法是?
A. 渴望
B. 淡泊
C. 追求
D. 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又得湖字》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