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1:40
赠丘衙推
作者: 张蠙 〔唐代〕
仙都高处掩柴扉,人世闻名见者稀。
诗逸不拘凡对属,易穷皆达圣玄微。
偶携童稚离青嶂,便被君侯换白衣。
任醉宾筵莫深隐,绮罗丝竹胜渔矶。
在仙境的高处,柴门紧闭,世间少有人能听闻我的名声。
我的诗才不拘泥于常规对仗,容易让人领悟深奥的道理。
偶尔带着孩童远离青翠的山岭,便被您换上白衣。
在醉酒的宴席上无需隐瞒,华丽的绮罗和丝竹乐器胜过渔舟。
作者介绍:张蠙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世浮华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盛世时期,正值文人雅士们追求个人精神自由与隐逸生活的风潮。张蠙在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高洁理想生活的向往。
《赠丘衙推》是一首结合了隐逸与世俗生活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追求和对繁华世界的反思。诗的开头以“仙都高处掩柴扉”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幽静的氛围,柴扉的闭合象征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隐喻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接下来的“诗逸不拘凡对属”强调了诗人的创作自由与独立思考的能力,隐含了对传统诗歌形式的超越。诗人自信地认为,自己的诗作能够让人领悟深邃的道理,展现了他对诗歌力量的自信。
在后两句中,诗人描绘了与朋友的轻松交往,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任醉宾筵莫深隐”则显示了诗人对宴席氛围的享受,强调了生活的快乐与放松,而“绮罗丝竹胜渔矶”则用华美的意象对比了渔家简单的生活,突显出一种对繁华而不俗的生活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深思,表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繁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诗人通过对友谊、自然和诗歌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测试:
诗人对世俗名声的态度是?
A. 渴望获得
B. 淡泊
C. 追求
“仙都高处掩柴扉”中的“柴扉”象征什么?
A. 繁华
B. 隐居
C. 友情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追求名利
B. 向往隐逸
C. 赞美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