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6:57
投翰林萧侍郎
作者: 张蠙 〔唐代〕
九仞墙边绝路岐,
野才非合自求知。
灵湫岂要鱼栖浪,
仙桂那容鸟寄枝。
纤草不销春气力,
微尘还助岳形仪。
从来为学投文镜,
文镜如今更有谁。
在九仞高墙边,岔路已无去处,
野外的才华不是自己所求的知识。
灵湫(指清澈的山涧)哪里需要鱼栖息在波浪上,
仙桂(指桂树)又怎能容许鸟儿栖息在枝头?
细小的草木并未消减春天的气力,
微尘还助长了巍峨山岳的形象。
自古以来,为了求学而投身于文人的镜子,
而如今的文人镜中,又有谁呢?
这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深沉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才能与社会环境的感慨。开篇以“九仞墙边绝路岐”设定了一个极具压迫感的景象,暗示着才能难以施展的困境。诗人自问,野外的才华是否真能与求知相合,显示出他对自身才华的怀疑。
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但又感到无奈。灵湫不必取鱼,仙桂不容鸟栖,暗示着真正的才华和理想难以被世俗接受。诗中提到“纤草不销春气力,微尘还助岳形仪”,展现出即便微小的事物也能在春日的气息中焕发活力,反映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理解。
结尾“文镜如今更有谁”则是对当代文人的质疑,表露出诗人对文人境遇的失望与无奈。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的深刻思考,突显出张蠙的文人情怀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才能与社会环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深刻的自省与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九仞墙”象征什么?
“灵湫岂要鱼栖浪”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