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4:15
萧散楼船客,烟波送夕曛。
江声喧静夜,旅况冷孤云。
好句愁中得,疏钟梦后闻。
龙山朝可望,吾独愧参军。
在江头的夜晚,船上的客人显得孤独而萧条,烟雾笼罩着水面,夕阳渐渐西沉。江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喧闹,旅途的孤独感如同冷淡的浮云。愁苦中写出的好句,梦醒时听到稀疏的钟声。晨时我可以远望龙山,但我心中却对自己作为参军的身份感到惭愧。
作者介绍:高龄(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描写旅途所见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夕,诗人独自一人夜泊江边,感受到重阳节的亲友团聚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的回忆与对当下孤独的感慨。
《重九前一日江头夜泊》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借助夜晚的江景,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首联“萧散楼船客,烟波送夕曛”,描绘了夜幕降临时的江面景象,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诗人用“萧散”这个词,直接传达出自己内心的孤独感,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在衬托他的孤独。
接着“江声喧静夜,旅况冷孤云”中,江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响亮,反衬出旅途的寂寥。孤云漂浮在空中,似乎也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漂泊感。
“好句愁中得,疏钟梦后闻”则表现了诗人在愁苦中获得灵感的瞬间,稀疏的钟声如同梦中回响,带来一种淡淡的思乡情怀。最后两句“龙山朝可望,吾独愧参军”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想望远处的龙山,却因身为参军而感到羞愧,似乎隐含着对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孤独的深刻反思,给读者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夜泊江头的孤独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处境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孤独、愁苦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萧散楼船客”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龙山朝可望”中的“龙山”象征着:
A. 亲情
B. 希望
C. 失落
诗中提到的“疏钟”暗示了:
A. 人生的无常
B. 旅途的宁静
C. 静谧的夜晚
答案:1.B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