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1:55
原文展示:
和至卿叙述三首 王炎 〔宋代〕
木偶漂漂无定踪,归来依旧叹途穷。 与君趋向元相似,涉世行藏略不同。 纵使寒松生涧底,也胜泽雉蓄樊中。 一丘一壑平生愿,他日俱为桑苧翁。
白话文翻译:
像木偶一样漂泊无定,归来时依旧感叹路途的困顿。 与你的志向原本相似,但在世间的行事和藏身之处略有不同。 即使像寒松一样生长在深涧底部,也胜过像泽雉一样被关在笼中。 一生所愿是隐居在山丘沟壑之中,将来我们都将成为隐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1137-1214),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在与友人至卿的交流中写下的,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木偶、寒松、泽雉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木偶、寒松、泽雉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渴望。首句以木偶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叹息。后句通过对寒松和泽雉的对比,强调了自由和隐逸生活的重要性,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深切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木偶漂漂无定踪,归来依旧叹途穷。
与君趋向元相似,涉世行藏略不同。
纵使寒松生涧底,也胜泽雉蓄樊中。
一丘一壑平生愿,他日俱为桑苧翁。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木偶、寒松、泽雉等意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强调了自由和隐逸生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木偶”比喻什么? A. 无依无靠、漂泊不定的人 B. 坚韧不拔的人 C. 被束缚的人 D. 隐士
诗中的“寒松”比喻什么? A. 无依无靠、漂泊不定的人 B. 坚韧不拔的人 C. 被束缚的人 D. 隐士
诗中的“泽雉”比喻什么? A. 无依无靠、漂泊不定的人 B. 坚韧不拔的人 C. 被束缚的人 D. 隐士
诗中的“桑苧翁”指什么? A. 无依无靠、漂泊不定的人 B. 坚韧不拔的人 C. 被束缚的人 D. 隐士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