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5:25
一丛花 寄怀琼芝表姊
作者:袁绶
晓妆才罢倚雕栏。花上露初乾。
湘帘半卷荷风细,绿杨外三两吟蝉。
曾记旧时,双湖亭畔,同理钓鱼竿。
玉箫声里恨漫漫。红泪背人弹。
叮咛莫更歌金缕,空赢得愁上眉弯。
十二画楼,凭高目断,知隔几重山。
清晨妆容刚刚打扮好,倚靠在雕刻的栏杆上,花上的露珠刚刚干。
湘妃的帘子半卷,微风轻拂荷叶,绿杨树外传来三两只蝉的吟唱。
曾经记得旧时,双湖亭边,和你一起钓鱼的情景。
玉箫的声音中满含着无尽的忧愁,泪水在背后默默流淌。
叮嘱你不要再唱那金缕歌了,只会让我的愁苦更加深重。
站在十二层高楼上,向远方眺望,知道我们隔着多少重山。
作者介绍:袁绶,生于清代,以诗词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对友人的怀念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是袁绶寄托对表姊琼芝的深情怀念,表达了对往昔快乐时光的追忆和对分离的惆怅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美好回忆。
《一丛花 寄怀琼芝表姊》通过清晨的场景描绘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故人深切的思念。开篇的“晓妆才罢倚雕栏”,带有一种轻盈的生活气息,仿佛让人看到一位佳人刚刚打扮完毕,倚靠在美丽的栏杆上,享受着清晨的宁静。接下来的“花上露初乾”,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新生中。
而“湘帘半卷”与“绿杨外三两吟蝉”,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揭示了诗人与表姊之间的亲密情感。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回忆旧时在双湖亭畔的日子,带着一丝甜蜜的忧伤。诗中提到的“玉箫声里恨漫漫”,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眷恋,仿佛那段岁月的美好在音乐中回荡,却又因时间的流逝而显得格外遥远。
最后,诗人的叮咛“莫更歌金缕”,则是对美好回忆的无奈与心痛。随着诗人目睹远方重重山峦,感受到的隔阂不仅是地理上的,更多的是情感上的距离。整首诗在优雅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袁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表姊琼芝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离愁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晓妆”指的是:
A. 晚上的妆容
B. 清晨的妆容
C. 节日的妆容
D. 旅行的妆容
“绿杨外三两吟蝉”中的“吟蝉”意指:
A. 蝉的鸣叫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花
D. 山间的小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在其作品中也常常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与时光流逝的感叹,风格上则更为细腻柔情;而苏轼的作品则往往结合政治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更为宽广的情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