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一丛花 寄怀琼芝表姊

《一丛花 寄怀琼芝表姊》

时间: 2025-05-10 07:15:25

诗句

晓妆才罢倚雕栏。

花上露初乾。

湘帘半卷荷风细,绿杨外、三两吟蝉。

曾记旧时,双湖亭畔,同理钓鱼竿。

玉箫声里恨漫漫。

红泪背人弹。

叮咛莫更歌金缕,空赢得、愁上眉弯。

十二画楼,凭高目断,知隔几重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5:25

原文展示

一丛花 寄怀琼芝表姊
作者:袁绶
晓妆才罢倚雕栏。花上露初乾。
湘帘半卷荷风细,绿杨外三两吟蝉。
曾记旧时,双湖亭畔,同理钓鱼竿。
玉箫声里恨漫漫。红泪背人弹。
叮咛莫更歌金缕,空赢得愁上眉弯。
十二画楼,凭高目断,知隔几重山。

白话文翻译

清晨妆容刚刚打扮好,倚靠在雕刻的栏杆上,花上的露珠刚刚干。
湘妃的帘子半卷,微风轻拂荷叶,绿杨树外传来三两只蝉的吟唱。
曾经记得旧时,双湖亭边,和你一起钓鱼的情景。
玉箫的声音中满含着无尽的忧愁,泪水在背后默默流淌。
叮嘱你不要再唱那金缕歌了,只会让我的愁苦更加深重。
站在十二层高楼上,向远方眺望,知道我们隔着多少重山。

注释

  • 晓妆:早晨的妆容。
  • 雕栏:雕刻精美的栏杆。
  • 湘帘:湘妃的帘子,表明地理或情境的特定性。
  • 吟蝉:蝉的歌声,象征夏天的气息。
  • 双湖亭:特指一个景点,可能与作者的记忆有关。
  • 玉箫:用玉制成的笛子,象征高雅音乐。
  • 金缕:金色的丝线,常指精美的歌谣或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绶,生于清代,以诗词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对友人的怀念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是袁绶寄托对表姊琼芝的深情怀念,表达了对往昔快乐时光的追忆和对分离的惆怅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美好回忆。

诗歌鉴赏

《一丛花 寄怀琼芝表姊》通过清晨的场景描绘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故人深切的思念。开篇的“晓妆才罢倚雕栏”,带有一种轻盈的生活气息,仿佛让人看到一位佳人刚刚打扮完毕,倚靠在美丽的栏杆上,享受着清晨的宁静。接下来的“花上露初乾”,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新生中。

而“湘帘半卷”与“绿杨外三两吟蝉”,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揭示了诗人与表姊之间的亲密情感。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回忆旧时在双湖亭畔的日子,带着一丝甜蜜的忧伤。诗中提到的“玉箫声里恨漫漫”,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眷恋,仿佛那段岁月的美好在音乐中回荡,却又因时间的流逝而显得格外遥远。

最后,诗人的叮咛“莫更歌金缕”,则是对美好回忆的无奈与心痛。随着诗人目睹远方重重山峦,感受到的隔阂不仅是地理上的,更多的是情感上的距离。整首诗在优雅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袁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妆才罢倚雕栏:清晨的妆容刚刚完成,依靠在雕刻的栏杆上。这句描绘了静谧的早晨和美人的形象。
  2. 花上露初乾:花朵上的露水刚刚干去,暗示着清新的气息和新的一天的开始。
  3. 湘帘半卷荷风细:湘帘半卷,微风轻拂,描绘出一种轻柔的自然环境。
  4. 绿杨外三两吟蝉:绿杨树外传来几只蝉的吟唱,增添了夏日的气息与生机。
  5. 曾记旧时,双湖亭畔:回忆起过去在双湖亭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
  6. 同理钓鱼竿:共同钓鱼的情景,体现了亲密的友情。
  7. 玉箫声里恨漫漫:在玉箫的旋律中,感受到无尽的愁苦。
  8. 红泪背人弹:默默流泪,表达内心的伤感。
  9. 叮咛莫更歌金缕:提醒不要再唱那伤感的歌,暗示对过去的无奈与痛苦。
  10. 空赢得愁上眉弯:再美的旋律也只能增加愁苦。
  11. 十二画楼,凭高目断:高楼上的远眺,体现了对遥远的思念。
  12. 知隔几重山:感受到彼此之间的距离,增添了离愁别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箫声里恨漫漫”,将音乐与情感结合,增强了情感的层次。
  • 拟人:如“红泪背人弹”,赋予泪水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晓妆才罢倚雕栏,花上露初乾”,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表姊琼芝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离愁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妆:象征着新生与美好。
  • 雕栏:代表着精致与优雅,增添了诗的美感。
  • 荷风、吟蝉:自然的声音,代表着生活的生机和夏日的情怀。
  • 玉箫:象征高雅的音乐,体现了诗的文化气息。
  • 十二画楼:象征着高远和不可及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晓妆”指的是: A. 晚上的妆容
    B. 清晨的妆容
    C. 节日的妆容
    D. 旅行的妆容

  2. “绿杨外三两吟蝉”中的“吟蝉”意指: A. 蝉的鸣叫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花
    D. 山间的小溪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在其作品中也常常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与时光流逝的感叹,风格上则更为细腻柔情;而苏轼的作品则往往结合政治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更为宽广的情感视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集》

相关查询

念奴娇 长沙王墓用坡公韵 念奴娇 读新河些雩赤壁词有和 念奴娇 十二夜对月戏柬刘公㦷吏部时吏部新纳姬六叠前韵 念奴娇 八月初七夜对月呈李湘北太史 念奴娇 端午蓝溪即事 念奴娇 其五 送孙无言归黄山和顾庵韵 念奴娇 沪上胜流于八月十二日为龚定盦百年祭,瞿禅词来约同作 念奴娇 其一 题徐晋遗表弟所画牡丹图并以志悼 念奴娇(山河) 念奴娇 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井遂 风烛草露 全无心肝 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螳臂扼辙 臼字旁的字 恩深似海 买好 因时制宜 士字旁的字 九变十化 食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元弼 儿字旁的字 饮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