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咏河西柳

《踏莎行 咏河西柳》

时间: 2025-05-01 10:22:23

诗句

冷月湖天,碧云津渡,秋光乱点愁无数。

欲将攀折向西风,别离那管人归去。

倚镜残妆,淩波微步,年年颜色娇如故。

龙舟凤舸不重来,为谁绿遍河西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22:23

原文展示

冷月湖天,碧云津渡,秋光乱点愁无数。
欲将攀折向西风,别离那管人归去。
倚镜残妆,淩波微步,年年颜色娇如故。
龙舟凤舸不重来,为谁绿遍河西路。

白话文翻译

在冷冷的月光下,湖面和天空交融,碧绿的云彩在渡口飘荡,秋天的光影点点滴滴,带来了无尽的愁绪。我想要在西风中攀折那美丽的柳枝,却又不得不和送别的人们分离。倚着镜子整理残妆,微微踏着波浪,每年年华依旧娇美如昔。龙舟和凤舸再也无法重来,究竟是为了谁,让河西的道路变得绿意盎然?

注释

字词注释:

  • 冷月:指明亮而冷清的月光。
  • 湖天:湖面与天空合一的景象。
  • 津渡:指渡口,渡船的地方。
  • 愁无数:无数的愁苦。
  • 攀折:攀登并折断。
  • 西风:秋冬季节的风,带着离别的情绪。
  • 倚镜残妆:依靠镜子整理残余的妆容。
  • 淩波微步:轻轻在水面上行走。
  • 龙舟凤舸:古代船只的象征,代表繁华与美好。

典故解析:

  • 龙舟凤舸:古代用于盛大活动和庆典的船只,象征着繁荣与美好。
  • 河西:指的是黄河以西的地区,古代常有诗人以此作为寄托乡愁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溥儒,字子华,号如是,清末民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及诗人。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溥儒的艺术风格清新洒脱,情感真挚,兼具传统与创新。

创作背景: 《踏莎行 咏河西柳》创作于近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秋光与柳树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咏河西柳》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意象的词作。开篇便以“冷月湖天,碧云津渡”描绘出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秋日景象,冷月和碧云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忧愁的氛围。尤其“秋光乱点愁无数”这一句,展现了秋天的光影如同愁绪般纷乱,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欲将攀折向西风,别离那管人归去”则直接表达了离别的情感,西风象征着离去的时刻,诗人想要攀折柳枝,却不得不面对别离的现实,展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渴望的心情。

“倚镜残妆,淩波微步”两句,更是将诗人的细腻与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倚镜整理妆容的动作,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视。而最后一句“龙舟凤舸不重来,为谁绿遍河西路”,不仅是对逝去繁华的惋惜,更是对未来的迷惘与思索,让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冷月湖天:描绘秋天的夜晚,冷清而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湖面与天空。
  • 碧云津渡:绿水与蓝天的相映,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 秋光乱点愁无数:秋光的点点滴滴,如同愁绪般纷乱。
  • 欲将攀折向西风:渴望在秋风中攀折柳枝,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别离那管人归去:面对离别,感受到时间的无情。
  • 倚镜残妆:在镜前整理妆容,暗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淩波微步:轻盈的步伐,仿佛在水面上行走,表现出一种温柔的姿态。
  • 年年颜色娇如故:每年依旧如昔,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龙舟凤舸不重来:曾经的繁华无法重现,感慨时光的流逝。
  • 为谁绿遍河西路:对未来的思考,绿意盎然的河西路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光乱点愁无数”,将秋光比作愁绪,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倚镜残妆”,使得动作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龙舟凤舸不重来”,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柳树,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同时也对未来的迷惘与思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美与离别。
  • 冷月:代表孤独与清冷的情感。
  • 秋光:暗示时光的流逝与无常。
  • 龙舟凤舸:象征繁华与美好,现已不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温暖
    B. 离别
    C. 喜悦

  2. “倚镜残妆”中“倚镜”表示什么? A. 看风景
    B. 整理妆容
    C. 思念

  3.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溥儒的《踏莎行》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但溥儒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离别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
  • 《近代诗人溥儒研究》

相关查询

月来高 和沈石田落花诗 桃花庵歌 题画四首 园林好 题画 其十五 题碧藻轩 叹世 庐山 栈道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墙仞 爬犁 竖心旁的字 位极则残 进寸退尺 两点水的字 神迷意夺 断鳌立极 携衾 青字旁的字 素俎 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远来和尚好看经 牧师 身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包含届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