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48:06
《踏莎行·末句隐括杜工部诗意》
作者: 吕惠如
廊闪晶灯,鹦栖珊架。
半庭竹影流云泻。
紫箫吹澈洞天空,
浩然风露飞蟾下。
碧海烟澄,霓裳曲罢。
夜阑谁共琼楼话。
冰壶休涴九秋心,
天寒珍重姮娥寡。
在闪烁的灯光下,鹦鹉栖息在珊瑚架上。
半庭的竹影在流云中洒落。
紫箫吹奏的乐音穿透天洞,
浩然的风和露水将明月送下。
碧海烟雾弥漫,霓裳的曲调已经结束。
夜深人静,谁能陪我在琼楼中畅谈?
冰壶中酒不要弄凉我九秋的心情,
天寒时分,要珍重那孤寂的嫦娥。
作者介绍:吕惠如,清代女诗人,擅长词作,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的结合。她的作品多描绘细腻的情感与优雅的意境。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个性与情感表达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思考。
本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开头部分,灯光闪烁,鹦鹉栖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恬静的氛围,接着描绘了竹影和流云,展现了自然的流转与时间的推移。紫箫的悠扬乐声穿越天空,唤起了对过往的思念与回忆。随着霓裳曲的结束,夜色愈加深邃,诗人独自一人,在琼楼中感到孤寂,渴望与人分享心中的感受。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嫦娥的独特情感,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的深沉。整首词情感丰富,意象生动,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有对孤独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对情感的渴望与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紫箫”象征什么?
诗中“冰壶休涴九秋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