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郡斋水阁闲书·自咏

《郡斋水阁闲书·自咏》

时间: 2025-05-03 23:45:30

诗句

看画亭中默坐,吟诗岸上微行。

人谓偷闲太守,自呼窃禄先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5:30

原文展示:

看画亭中默坐,吟诗岸上微行。人谓偷闲太守,自呼窃禄先生。

白话文翻译:

在看画亭中静静坐着,在岸边轻轻地吟诗行走。人们称我为偷闲的太守,我自己则自称为窃取俸禄的先生。

注释:

  • 看画亭:指一个可以观赏画作的亭子。
  • 默坐:静静地坐着。
  • 微行:轻轻地行走。
  • 偷闲:偷得片刻闲暇。
  • 太守:古代官职名,这里指作者自己。
  • 窃禄:指领取俸禄而不尽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造诣。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自嘲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担任官职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自嘲,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看画亭中默坐,吟诗岸上微行”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对艺术的追求。而“人谓偷闲太守,自呼窃禄先生”则是一种自嘲,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官职身份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看画亭中默坐”:描绘了作者在看画亭中静静坐着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艺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吟诗岸上微行”:描述了作者在岸边轻轻地吟诗行走,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 “人谓偷闲太守”:人们称作者为偷闲的太守,暗示了作者在官场中的闲散状态和对官职的不满。
  • “自呼窃禄先生”:作者自称为窃取俸禄的先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自嘲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自嘲:通过“人谓偷闲太守,自呼窃禄先生”的自嘲,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对比:通过“看画亭中默坐”与“吟诗岸上微行”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对艺术的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自嘲和对比,作者展现了自己对艺术和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看画亭:象征着艺术和宁静。
  • 默坐: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沉思。
  • 吟诗:象征着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 偷闲:象征着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窃禄:象征着对官职身份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看画亭中默坐”描绘了作者怎样的情景? A. 在官场中忙碌 B. 在看画亭中静静坐着 C. 在岸边吟诗行走 D. 在官场中自嘲 答案:B

  2. 诗中“人谓偷闲太守”暗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 A. 对官场生活的热爱 B.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C.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D. 对艺术的热爱 答案:B

  3. 诗中“自呼窃禄先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官职身份的自豪 B. 对官职身份的不满 C.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D. 对艺术的热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文同《郡斋水阁闲书·自咏》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文同的诗更加自嘲和幽默,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深情和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文同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卜算子 其一 卜算子 戊子清明祭扫 卜算子 寄语 卜算子 己亥元日 卜算子·风雨满空霏 卜算子 卜算子 其三 卜算子·秋晚过公园路 卜算子 丙子重阳游吴下,于馀杭章夫人宅见庭前小梅忽放数花。夫人为置酒,命以小词纪之 卜算子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真情 廾字旁的字 包含貌的词语有哪些 袭据 斗方名士 一风吹 竹字头的字 单人旁的字 国富兵强 闯将 包含痨的词语有哪些 沽酒 品而第之 瓦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难以为继 道听耳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