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4:29
点绛唇
孙云鹤 〔清代〕
一幅轻帆,白萍香里西风满。
洞庭秋晚。木落山容浅。
隔浦人家,望处炊烟断。
斜阳转。落霞孤雁。
归梦潇湘远。
这是一幅轻快的帆船,飘荡在满是白萍香的水面上,西风阵阵。
秋天的洞庭湖,傍晚时分,树木的影子变得模糊。
远处的岸边人家,望去只能看到炊烟缭绕,已然断绝。
夕阳西下,孤雁在落霞中飞过。
我的归梦仍然在遥远的潇湘之地。
孙云鹤,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时期,诗人以洞庭湖为背景,寄托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点绛唇》以秋天的洞庭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一幅轻帆,白萍香里西风满”,轻巧的帆船与清新的白萍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而又自得的画面感。接着“洞庭秋晚”一句,秋天的暮色将全景拉入一个柔和的氛围,木落的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诗中的“隔浦人家,望处炊烟断”,则通过炊烟的描述,唤起了对温暖生活的向往与珍惜。然而,随着“斜阳转”和“落霞孤雁”的渲染,诗人逐渐引入了孤独和思乡的情感。落霞和孤雁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画面,也让人感受到漂泊的无奈。
结尾的“归梦潇湘远”,浓缩了整首诗的情感,既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那份归属感的渴望。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一幅轻帆,白萍香里西风满。
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轻快的小船在香气四溢的白萍上航行,西风轻拂,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洞庭秋晚。木落山容浅。
进入秋天的洞庭湖,傍晚时分,树木的影影绰绰,使得山的轮廓显得模糊,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景色的变幻。
隔浦人家,望处炊烟断。
远处人家的炊烟在视线中渐渐消失,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愈发强烈。
斜阳转。落霞孤雁。
夕阳西下,孤雁在落霞中飞翔,象征着孤独与归属感的缺失,情感愈加深沉。
归梦潇湘远。
整首诗的情感归结,表达了对故乡潇湘的思念与归属感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洞庭湖,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同时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诗中提到的“白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水面浮动的水草
C. 一种鸟类
D. 一种香料
“落霞孤雁”中的“孤雁”象征什么?
A. 归属感
B. 孤独与思念
C. 欢乐与温暖
D. 自由与放飞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思念与渴望
C. 嫉妒与恨意
D. 失落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