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7:45
《曹承制知永康军》
作者:梅尧臣
铁骢黄金羁,年少蜀城守。
蜀城临古江,正在离岸口。
离岸李凉凿,其利实不久。
既避沫水害,又以溉田亩。
大此百民宜,遗祠奉牲酒。
行当谨厥事,无乃为政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守城将领,骑着一匹铁骢马,手握黄金缰绳,守卫着蜀城。蜀城坐落在古江的岸边,与水面相接。岸边的李凉凿渠道,虽然短期内看似效益不显著,但既能避免水患,又能灌溉农田。这样的举措对百姓是有利的,城中还有古老的祠堂,供奉着牲酒。治理政务时应当小心谨慎,这才是做一名官员的首要职责。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他以五言诗见长,作品风格清新,有着浓厚的田园风格和民生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担任蜀地官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地方治理和百姓生活的关心。时代背景是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诗人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在民生问题上。
《曹承制知永康军》是一首描绘地方治理与民生的诗作,整体上充满了对地方官员责任感的强调。诗中通过描写年轻将领的形象,以及蜀城的地理位置,展现了他对家乡的守护与奉献。铁骢马和黄金羁的结合,象征着权力与责任并重,年轻的将领在守卫城池的同时,也肩负着重大使命。
蜀城临近古江,水资源丰富,但随之而来的水患问题也不容忽视。李凉所凿的水渠看似短期内效果不显,但实际上却能有效防止水灾,保障农田灌溉,从而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诗中提到的“遗祠奉牲酒”,更是体现了对传统和文化的尊重,反映出作者对本土文化传承的关心。
整首诗在叙述中既有对地方治理的关注,也有对民生的深切体察,体现了梅尧臣作为一名官员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诗人不仅传达了对政治的思考,更展现出一种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地方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对民生的关心,表现出一位官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铁骢”是指什么?
A. 一种马
B. 一种武器
C. 一种食物
D. 一种建筑
“年少蜀城守”中的“蜀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安
B. 成都
C. 洛阳
D. 昆明
诗中提到的水渠有什么作用?
A. 供水
B. 避水患与灌溉
C. 交通
D. 观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维的作品常有对自然和人文的思考,但梅尧臣更强调对民生的关怀,而王维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同样是关注社会与自然的主题,两位诗人在表达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反映出各自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