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徐州城楼

《登徐州城楼》

时间: 2025-05-02 09:34:12

诗句

凭临楚汉千年地,惆怅风尘九日杯。

秋草已无人戏马,暮鸿犹送我登台。

南回山势云龙起,北望河流汴泗来。

词客不关兴废事,黄楼独忆谪仙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4:12

原文展示:

登徐州城楼
作者: 姚莹 〔清代〕

凭临楚汉千年地,
惆怅风尘九日杯。
秋草已无人戏马,
暮鸿犹送我登台。
南回山势云龙起,
北望河流汴泗来。
词客不关兴废事,
黄楼独忆谪仙才。


白话文翻译:

站在这座高楼上,眺望着楚汉时期的千年历史,
心中感到一阵惆怅,像是在风尘中举杯对饮。
秋天的草地上已经没有人再骑马嬉戏,
而晚归的鸿雁却还在送我登上这个台阶。
南边的山势如同云龙般高耸,
北望河流,汴水和泗水缓缓流来。
作为词人的我并不关心兴亡的事情,
唯有在这黄色的楼台上,独自怀念那位被贬的仙才。


注释:

  • 凭临:凭靠着,指站立在某个高处眺望。
  • 楚汉:指楚汉战争时期,象征着历史的厚重。
  • 惆怅:感到忧伤、失落。
  • 九日杯:指的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饮酒的习俗。
  • 秋草:秋天的草,通常表现出凋零的状态。
  • 戏马:指骑马玩耍,表现出一种欢乐的生活场景。
  • 暮鸿:指的是傍晚归来的鸿雁,寓意孤独与离别。
  • 云龙:形容南边的山势,像龙一样蜿蜒。
  • 词客:指写词的诗人。
  • 谪仙:被贬的仙人,形容才华横溢却遭受贬谪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莹(约1780-1853),字子华,号梦溪,清代诗人,江苏人。他以擅长词作闻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细腻婉约。姚莹一生经历了清代的多次政治变革与社会动荡,他的诗词也深受其影响。

创作背景:

《登徐州城楼》创作于姚莹游历徐州时,正值国家动荡,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感慨历史的变迁与自身的孤独,结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登徐州城楼》是姚莹在徐州游览时的即兴之作,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惆怅。首句“凭临楚汉千年地”便将视线引向历史的厚重,楚汉的兴衰更迭在诗人的眼中是无尽的感慨。接下来的“惆怅风尘九日杯”则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历史之中,表达出对逝去岁月的无奈与惋惜。

诗中“秋草已无人戏马,暮鸿犹送我登台”描绘了一个秋天的静谧场景,那种无人嬉戏的孤寂感令人心生惆怅,而“暮鸿”则象征着孤独的归途,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的变化中。

南方的山势“云龙起”和北方的河流“汴泗来”则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历史长河的敬畏。最后一句“词客不关兴废事,黄楼独忆谪仙才”则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作为词人,他不再关心历史的兴衰,而是沉浸在对才华的怀念中,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复杂的层次,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的结合,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抒情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凭临楚汉千年地:站在高处眺望着楚汉的历史遗迹,表达了历史的悠久。
  2. 惆怅风尘九日杯:内心的惆怅与历史的风尘交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 秋草已无人戏马:秋天的草地上没有人欢笑玩耍,传递了一种孤单与落寞。
  4. 暮鸿犹送我登台:傍晚的鸿雁依旧在飞翔,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5. 南回山势云龙起:南方的山峦如同云龙般高耸,展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6. 北望河流汴泗来:北方的河流缓缓流淌,描绘出一种温柔的历史画面。
  7. 词客不关兴废事:作为词人的我并不关心历史的兴亡,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8. 黄楼独忆谪仙才:在这座黄色的楼台上,我独自怀念被贬的才子,流露出对理想的追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回山势云龙起,北望河流汴泗来”使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山势比作“云龙”,形象生动,增添了诗的画面感。
  • 拟人:如“暮鸿犹送我登台”,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历史、自然、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忆,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楚汉:历史的象征,代表着兴亡的变迁。
  2. 秋草:象征着凋零与孤独,暗示生命的无常。
  3. 暮鸿:象征离别,寄托着思念与哀愁。
  4. 云龙:象征着力量与伟大,展现自然的壮丽。
  5. 黄楼:象征着历史的积淀,承载了诗人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九日杯”代表什么节日?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重阳节
    • D. 春节
      答案: C. 重阳节
  2. 填空题: 诗中“秋草已无人____”,表示一种孤独的感觉,填入合适的词。
    答案: 戏马

  3. 判断题: 诗人关心历史的兴亡。

    • A. 正确
    • B. 错误
      答案: B. 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王维《使至塞上》

诗词对比:

  • 姚莹《登徐州城楼》与李白《庐山谣》:两首诗均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但姚莹更注重历史的沉思,而李白则表现出洒脱与豪放的个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莹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忆江南·敬挽龙榆生先生 忆江南 咏梳 忆江南 忆江南 忆江南 忆江南 其六 忆江南 牯岭杂咏 忆江南 其四 忆江南十阕 其二 忆江南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地狭人稠 硬实 閠字旁的字 估产 足以 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胡编乱造 角字旁的字 包含冯的成语 龜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眉欢眼笑 倍儿 卧雪吞毡 召神弄鬼 包含慧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屦贱踊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