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1:36
投簪竟何日,倚杖复兹辰。
老去与人远,春来见物新。
碧桃开近眼,黄鸟语翻身。
化理谁能会,天机只是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第一句“投簪竟何日”意为不知何时能再次将簪子投掷在地,表示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倚杖复兹辰”则描绘了诗人依靠着拐杖的姿态,暗示年事已高。接着诗人感叹“老去与人远”,因年老而与人疏远;然而“春来见物新”,春天的到来又让他看到新鲜的事物,似乎在感叹生命的轮回与更新。“碧桃开近眼,黄鸟语翻身”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桃花盛开,黄鸟歌唱,营造了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最后两句“化理谁能会,天机只是真”表达了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质疑谁能真正理解生命的变化和自然的法则,强调了天道自然的真实。
作者介绍:吴清鹏,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好学,精通诗文。他的诗作多关注自然与人生,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吴清鹏晚年,正值他对人生感悟与自然景象的深刻思考时期,反映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倚杖》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和深邃的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春天的热爱。诗的开头以“投簪”引入,暗示了诗人对于往昔的怀念和对青春流逝的感伤,这种情感在接下来的“倚杖复兹辰”中愈加明显,表现出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无奈与思索。春天的到来,带来了“碧桃”和“黄鸟”,不仅是自然的复苏,更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这种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最后两句让人深思,诗人质疑人们对自然法则的理解,强调了自然的真实与不可捉摸,给人以哲理上的启发。整首诗意蕴深厚,既有个人的感受,也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体现了吴清鹏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变化的感慨,强调了自然的真实与人生的哲理。
诗词测试:
《倚杖》的作者是?
“碧桃开近眼”中的“开”字表示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鸟”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