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0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1:11
渐欲休人事,僧房学闭关。
伴鱼浮水上,看鹤向林间。
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闲。
月中随道友,夜夜坐空山。
逐渐想要远离世俗的事务,僧房里学习闭关。
伴随着水面上浮游的鱼儿,看见鹤儿飞向林间。
寺庙古老,秋天依然显得早,松林深处,黄昏时分更加宁静。
在月光下与道友相伴,夜夜坐在空旷的山中。
作者介绍:卢纶,唐代诗人,字景仁,号玉山,晚号富春居士,活动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明快,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作品涉及山水田园、咏怀、赠友等多种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生活在寺庙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出世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环境的珍视。在当时社会动荡、士人纷扰的背景下,诗人选择在寺院中修行、闭关,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这首诗通过描绘僧房的环境和诗人内心的宁静,展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修道生活的追求。开头的“渐欲休人事”便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疲惫和想要离开的愿望。接下来的景象描写,伴随着“鱼”和“鹤”,不仅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也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诗中提到的“寺古秋仍早”,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早到,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但同时“松深暮更闲”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好。最后一句“夜夜坐空山”,更是将诗人的修行状态与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追求,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逃避,同时又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求内心平静的理想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渐欲休人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看鹤向林间”中的鹤象征着什么?
诗人选择在寺庙中闭关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而卢纶的《大梵山寺院奉呈趣上人赵中丞》则更侧重于内心的修行与超脱。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但表达的重点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