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会稽六月初五日新米入市价减旧以升计之几十

《会稽六月初五日新米入市价减旧以升计之几十》

时间: 2025-05-02 05:57:01

诗句

大侵难宿饱,小熟有晨炊。

岁事早如此,人情喜可知。

田家甘粜贱,海贾恨来迟。

粒粒皆珠玉,无忘饿殍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7:01

原文展示: 会稽六月初五日新米入市价减旧以升计之几十 王炎 〔宋代〕

大侵难宿饱,小熟有晨炊。 岁事早如此,人情喜可知。 田家甘粜贱,海贾恨来迟。 粒粒皆珠玉,无忘饿殍时。

白话文翻译: 严重的饥荒难以让人吃饱,小丰收则有早晨的炊烟。 年景早早如此,人们的喜悦可想而知。 农民愿意低价出售粮食,而海商则遗憾来得太迟。 每一粒米都像珠玉一样珍贵,不要忘记饥饿时的情景。

注释:

  • 大侵:指严重的饥荒。
  • 宿饱:指长期吃饱。
  • 小熟:指小丰收。
  • 岁事:指年景,一年的收成。
  • 田家:指农民。
  • 甘粜贱:愿意低价出售粮食。
  • 海贾:指海商。
  • 粒粒皆珠玉:形容米粒珍贵。
  • 饿殍:指饿死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在丰收与饥荒之间的民生状况,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具体年份不详。诗中提到的“新米入市价减旧以升计之几十”反映了当时粮食市场的价格变动,可能是由于小丰收导致米价下降,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大侵与小熟的情景,展现了农民在不同年景下的生活状态。首句“大侵难宿饱”直接描绘了饥荒时期的艰难,而“小熟有晨炊”则带来了希望和喜悦。诗人通过“岁事早如此,人情喜可知”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后两句“田家甘粜贱,海贾恨来迟”揭示了农民与商人的不同心态,农民愿意低价出售粮食,而商人则希望能在价格更低时购入。最后,“粒粒皆珠玉,无忘饿殍时”强调了粮食的珍贵,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饥饿时的痛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道主义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侵难宿饱”:直接指出严重的饥荒使得人们难以长期吃饱。
  2. “小熟有晨炊”:小丰收带来了早晨的炊烟,象征着生活的改善。
  3. “岁事早如此”:年景早早如此,暗示了丰收的喜悦。
  4. “人情喜可知”:人们的喜悦心情可想而知。
  5. “田家甘粜贱”:农民愿意低价出售粮食,表现出他们的淳朴和无私。
  6. “海贾恨来迟”:海商则遗憾来得太迟,希望能在价格更低时购入。
  7. “粒粒皆珠玉”:形容米粒珍贵,提醒人们珍惜粮食。
  8. “无忘饿殍时”:不要忘记饥饿时的痛苦,体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关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大侵与小熟的对比,突出了丰收的喜悦和饥荒的艰难。
  • 拟人:将米粒比作珠玉,赋予了粮食以珍贵的象征意义。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大侵”与“小熟”,“田家”与“海贾”,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关注农民的生活状态,提醒人们珍惜粮食,不要忘记饥饿时的痛苦。诗人通过对丰收与饥荒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道主义的关怀。

意象分析:

  • 大侵:象征严重的饥荒,给人以艰难和绝望的意象。
  • 小熟:象征小丰收,给人以希望和喜悦的意象。
  • 晨炊:象征生活的改善,给人以温暖和安宁的意象。
  • 粒粒皆珠玉:象征粮食的珍贵,给人以珍惜和感恩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大侵”指的是什么? A. 大丰收 B. 严重饥荒 C. 大海侵袭 D. 大灾难 答案:B

  2. “小熟有晨炊”中的“晨炊”象征什么? A. 早晨的炊烟 B. 早晨的饭食 C. 生活的改善 D. 早晨的劳动 答案:C

  3. “粒粒皆珠玉”中的“珠玉”比喻什么? A. 珍贵的宝石 B. 珍贵的粮食 C. 珍贵的时间 D. 珍贵的机会 答案:B

  4. 诗的最后一句“无忘饿殍时”提醒人们什么? A. 不要忘记饥饿时的痛苦 B. 不要忘记饥饿时的朋友 C. 不要忘记饥饿时的家人 D. 不要忘记饥饿时的食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 白居易的《卖炭翁》:通过对卖炭翁的描写,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

诗词对比:

  • 王炎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但王炎的诗更侧重于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粮食珍贵性的强调。
  • 与白居易的《卖炭翁》相比,王炎的诗在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时,更多地体现了对丰收与饥荒的对比和对人道主义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全面鉴赏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王炎的这首诗。

相关查询

题吴梦与古乐府 初复即事 宿长乐县驿,驿皆用葵叶盖屋,状如棕叶云 己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其十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辛丑正月二十五日游蒲涧晚归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 观田中鸲鹆啄粟,因悟象耕鸟耘之说,戏题二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 赵平甫幽居八操 其四 竹斋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隅之说 枕骸 木介 青字旁的字 拱手而降 辰旆 拼死拼活 屮字旁的字 验收 凵字底的字 豆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悦目赏心 虑不及远 临危受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