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7:01
原文展示: 会稽六月初五日新米入市价减旧以升计之几十 王炎 〔宋代〕
大侵难宿饱,小熟有晨炊。 岁事早如此,人情喜可知。 田家甘粜贱,海贾恨来迟。 粒粒皆珠玉,无忘饿殍时。
白话文翻译: 严重的饥荒难以让人吃饱,小丰收则有早晨的炊烟。 年景早早如此,人们的喜悦可想而知。 农民愿意低价出售粮食,而海商则遗憾来得太迟。 每一粒米都像珠玉一样珍贵,不要忘记饥饿时的情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在丰收与饥荒之间的民生状况,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具体年份不详。诗中提到的“新米入市价减旧以升计之几十”反映了当时粮食市场的价格变动,可能是由于小丰收导致米价下降,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大侵与小熟的情景,展现了农民在不同年景下的生活状态。首句“大侵难宿饱”直接描绘了饥荒时期的艰难,而“小熟有晨炊”则带来了希望和喜悦。诗人通过“岁事早如此,人情喜可知”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后两句“田家甘粜贱,海贾恨来迟”揭示了农民与商人的不同心态,农民愿意低价出售粮食,而商人则希望能在价格更低时购入。最后,“粒粒皆珠玉,无忘饿殍时”强调了粮食的珍贵,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饥饿时的痛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道主义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关注农民的生活状态,提醒人们珍惜粮食,不要忘记饥饿时的痛苦。诗人通过对丰收与饥荒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道主义的关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大侵”指的是什么? A. 大丰收 B. 严重饥荒 C. 大海侵袭 D. 大灾难 答案:B
“小熟有晨炊”中的“晨炊”象征什么? A. 早晨的炊烟 B. 早晨的饭食 C. 生活的改善 D. 早晨的劳动 答案:C
“粒粒皆珠玉”中的“珠玉”比喻什么? A. 珍贵的宝石 B. 珍贵的粮食 C. 珍贵的时间 D. 珍贵的机会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无忘饿殍时”提醒人们什么? A. 不要忘记饥饿时的痛苦 B. 不要忘记饥饿时的朋友 C. 不要忘记饥饿时的家人 D. 不要忘记饥饿时的食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