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0:01
高秋角断,遥夜剑寒,极目野桥灯火。月影微茫,瘦马去程曾过。真个。湿征衫老泪风前堕。问绛帻晨鸡,甚日浮烟障雾啼破。好景轻抛亸。剩捧露金丹,别愁无那。隔岸西山,隐隐黛眉双锁。谁可。寄相思试托聊城笴。听残筑临流醉击,又哀音难和。
在高秋的夜晚,角声渐断,寒冷的剑气弥漫,远远望去,只见野桥上灯火闪烁。月影模糊,瘦马曾经走过这条路。的确,湿润的征衣上,老泪在风中飘落。我问那红色围巾下的晨鸡,何时浮烟遮住了雾霭,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美好的景色似乎被轻易抛弃,剩下的只有捧着的露水金丹,别愁无处寄托。隔岸的西山,隐隐锁住了双眉。谁能寄托我的思念,试着托给聊城的笛声。听那残破的歌声在河边醉酒般地敲打,却又感到哀伤的音调难以和谐。
作者介绍:陈匪石,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作品常反映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成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体悟。
这首《卜算子慢•沤梦、半樱各有追忆卢沟晓月之作》以一种凄凉的基调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孤独感与思乡情紧密结合。开篇的“高秋角断,遥夜剑寒”,营造了一个寒冷且孤寂的氛围,随后的“极目野桥灯火”则在寂静中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诗中,月影和瘦马的意象,既是孤独旅程的写照,也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对美好景色的留恋,又充满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尤其在“隔岸西山,隐隐黛眉双锁”一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哀愁。最后,收尾的“又哀音难和”更是将思念与孤独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与对过去的追忆,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瘦马”象征着什么?
“高秋角断,遥夜剑寒”中“剑寒”用来形象地描绘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