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4:37
偶成小酌招鲁望不至,以诗为解,因次韵酬之
——皮日休
醉侣相邀爱早阳,小筵催办不胜忙。
冲深柳驻吴娃幰,倚短花排羯鼓床。
金凤欲为莺引去,钿蝉疑被蝶勾将。
如何共是忘形者,不见渔阳掺一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早春的小聚会,朋友们相邀饮酒,十分热闹。诗中提到,早晨的阳光温暖,席面上忙着准备酒菜。诗人看到柳树下的吴娃和花间的乐器,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金凤和钿蝉在花间游玩,似乎有蝶儿在引诱着它们。诗的最后,诗人感叹大家都沉醉在欢快的气氛中,仿佛忘却了时间,未曾察觉渔阳的喧闹声。
皮日休,字梦阮,号青山,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883年。他以诗歌、散文、和书法闻名,作品以清新脱俗、自然洒脱著称。皮日休的诗风往往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作于春天的一个小聚会,诗人和朋友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相聚,饮酒作乐,诗中流露出对友谊和春日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春日聚会的美好画面。诗的开头,"醉侣相邀爱早阳",就营造出一种温暖和愉悦的氛围。通过“小筵催办”的细节,读者可以感受到宴会的忙碌与欢快。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如“冲深柳”和“倚短花”,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光明媚的环境中,耳边响起的或是欢声笑语,或是乐器的悠扬。
诗中对金凤和钿蝉的描写,既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暗含着青春和美丽的短暂,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欢乐。最后一句“如何共是忘形者,不见渔阳掺一场”则引发了更深层的思考,仿佛是在反映人们在欢聚中常常忘却世间琐事,沉醉于当下的美好。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聚会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在欢愉时常常忘却生活的琐事,沉浸于当下的美好。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皮日休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金凤”象征着什么?
A. 绚丽的花朵
B. 美好与富贵
C. 伤感与失落
D. 冷漠与孤独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当下欢聚的沉醉
D. 对人生的无奈
与皮日休的这首诗相比,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而皮日休的诗则更倾向于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欢乐场面,展现了更为轻松愉快的气氛。
以上内容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皮日休的《偶成小酌招鲁望不至,以诗为解,因次韵酬之》,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