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0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08:50
登大鞋岭望大海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杖屦千崖表,波涛万顷前。
琼天吹不定,银地湿无边。
一石当流出,孤尖卓笔然。
更将垂老眼,何许看风烟。
登上大鞋岭,俯瞩千崖的外表,眼前波涛汹涌,浩瀚如万顷大海。
琼洁的天空风吹得不定,银色的海面湿润无边。
一块孤石立在水流之上,像笔尖一样挺拔。
纵然年事已高,仍想看看这风烟的景象,究竟在何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观,语言清新流畅,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并通过自然景物表现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在大鞋岭登高望远,目睹大海的壮阔与自然的变化,触发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表达了老年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展望。
《登大鞋岭望大海》是杨万里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中通过对大海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融。首句“杖屦千崖表,波涛万顷前”,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瞩的壮丽景象,显示出诗人渴望探索和征服自然的精神。随后,诗人通过“琼天吹不定,银地湿无边”传达出自然的多变与无尽,既有美感,又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感。
“孤尖卓笔然”一句,诗人以石头的孤立描绘出一种坚定和不屈的精神,仿佛在强调即便在自然的威严面前,个体的存在仍然是重要的。最后两句“更将垂老眼,何许看风烟”,则引发了对人生的深思,表达了尽管年迈,但仍然希望去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渴望,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显现出杨万里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哲理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向往与探索,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杖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手杖和木屐
C. 一种饮品
“琼天”在诗中形容的是哪种景象?
A. 乌云密布
B. 美丽的天空
C. 日落的景象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可以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A. 只想安静生活
B. 渴望观察与理解
C. 对未来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