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9:00
和马公弼夜雨
作者:杨万里 〔宋代〕
一雨未辞泥至腰,新寒疠气喜全消。
都人得此正希阔,远客幡然成寂寥。
声在疏檐与黄叶,梦听禁漏近丹霄。
愁心却被诗勾引,始觉君家我里遥。
这场雨还未停,泥泞已涨到腰部,新冷的病气也高兴地消散了。
城里的人们因此而感到宽心,远道而来的客人却突然感到寂寞。
雨声在稀疏的屋檐和黄叶之间,梦中听见漏水声仿佛接近了天边。
我愁苦的心情被诗歌所引诱,才意识到你家与我之间的距离是如此遥远。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反映了宋代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感受,以及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诗中提到的“声在疏檐与黄叶”,正是描绘了雨声与自然环境交融的意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用白话,受到后人的广泛赞誉。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雨季,诗人通过描写夜雨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同时,诗中流露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孤独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人情的观察与思考。
《和马公弼夜雨》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的开篇以“一雨未辞泥至腰”引入,生动地描绘出雨后的泥泞,暗示着自然的严酷与生活的不易。接着“新寒疠气喜全消”则表现了雨水带来的清新与生机,似乎一场雨就能驱散内心的寒冷,给人以希望。
诗中提到“都人得此正希阔”,展现了大众在雨后心情的宽慰,然而“远客幡然成寂寥”却又道出远道而来的客人所感受到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微妙变化。
后半部分的“声在疏檐与黄叶,梦听禁漏近丹霄”,描绘了雨声与自然的交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氛围,将读者带入诗人梦中的境界。最后一句“愁心却被诗勾引,始觉君家我里遥”,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友人的思念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与生活的哲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杨万里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情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新寒疠气喜全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喜悦
C. 愤怒
D. 疲惫
“愁心却被诗勾引”的意思是?
A. 心情快乐
B. 心情愁苦
C. 感到孤独
D. 对生活满意
诗中提到的“远客”是指什么?
A. 朋友
B. 诗人自己
C. 陌生人
D. 乡里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