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3:27
鸿鹄振羽翮,翻飞入帝乡。
朝鸣集银树,暝宿下金塘。
日月天门近,风烟夜路长。
自怜穷浦雁,岁岁不随阳。
鸿雁展翅高飞,飞往帝王的故乡。
清晨鸣叫聚集在银色的树上,黄昏时栖息在金色的塘边。
日月的天门近在咫尺,风烟弥漫的夜路漫长。
我自怜那孤独的水边大雁,年年岁岁无法随阳光而去。
“鸿鹄”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志士,诗中以此自喻,表达了离别时的壮志与忧伤。诗中提到的“朝鸣”和“暝宿”展示了鸟类生活的自然景象,映射出作者对离别时光流逝的感慨。
刘希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象抒发情感,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是刘希夷为朋友李秀才赴京参加科举考试送行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惆怅。
《饯李秀才赴举》是一首描写离别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李秀才前程的祝愿及自己的感伤。诗的开头以“鸿鹄振羽翮”描写鸿雁翱翔的壮观场景,象征着李秀才即将开始的新征程,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许。接下来的“朝鸣集银树,暝宿下金塘”描绘出鸟儿清晨鸣叫与黄昏栖息的情景,展现了生活的节奏和自然的变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日月天门近,风烟夜路长”则将时间的距离与人生的旅途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前途光明的期待与自己孤独的感慨。最后两句“自怜穷浦雁,岁岁不随阳”,以“穷浦雁”自喻,表现了自己在这条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流露出深深的自怜与对过往时光的眷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风采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追求的主题,通过对鸟类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祝福以及自身孤独感的抒发,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追寻理想的艰辛。
“鸿鹄振羽翮”中的“鸿鹄”指的是什么?
诗中“日月天门近”表达了什么情感?
“自怜穷浦雁”中的“穷浦雁”象征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如何在离别与感慨的主题下,运用各自不同的风格与意象,展现出深厚的情感与人生哲理。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