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34
死马赋
作者: 刘希夷 〔唐代〕
连山四望何高高,良马本代君子劳。
燕地冰坚伤冻骨,胡天霜落缩寒毛。
愿君回来乡山道,道傍青青饶美草。
鞭策寻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养疲老。
君其去去途未穷,悲鸣羸卧此山中。
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风。
昔是浮光疑曳练,常时蹑景如流电。
长楸尘闇形影遥,上策日明踪迹遍。
汉女弹弦怨离别,楚王兴歌苦征战。
赤血沾君君不知,白骨辞君君不见。
少年驰射出幽并,高秋摇落重横行。
云中想见游龙影,月下思闻飞鹊声。
千里相思浩如失,一代英雄从此毕。
盐车垂耳不知年,妆楼画眉宁记日?
高门待封杳无期,迁乔题柱即长辞。
八骏驰名终已矣,千金买骨复何时?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昔日英雄和良马的追忆与哀伤。四面连绵的山峰显得高耸入云,良马曾为君子劳作,如今却因严寒而受伤。希望君子能早日归来,走在乡间的小道上,路旁青翠的草地诱人,但我却不敢迷失方向,只希望君子能多停留片刻,养活疲惫的身体。君子若远行,路途还是无尽的,悲鸣的马儿在山中羸弱地卧着。桃花在三春的月光下凋零,桂枝在九秋的风中折断。往昔的光影如流云般变幻,常常如电闪般一闪而过,长楸树下尘土飞扬,形影遥远。汉朝的女子弹着琴声诉说离别之苦,楚王高歌却苦于征战。鲜血沾染了君子,君子却对此毫不知晓,白骨在此告别,君子也看不见。年轻时的驰骋如今已不可追,秋天的落叶在空中摇曳。云中想见游龙的身影,月下渴望听到飞鹊的声音。千里相思如同失去,一代英雄的辉煌就此结束。岁月流逝,盐车垂耳不知年,妆楼画眉又能记得几多?高门等待封赏却无期,迁乔题柱就是永别。昔日的八骏驰名如今已成往事,千金买得马骨又何时才能得到?
作者介绍:刘希夷,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死马赋》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表达了对英雄和良马的怀念,以及对时局的无奈与悲伤。
《死马赋》是一首充满哀思的诗作,通过对良马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英雄往事的追忆,以及对时局的无奈与愤懑。诗中开头通过“连山四望何高高”展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慨,而“良马本代君子劳”则直接引出对良马和君子的关怀与思念。
接着,诗人通过“燕地冰坚伤冻骨,胡天霜落缩寒毛”描绘出严寒的环境,象征着英雄的困境。接下来,作者表达了对君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归乡,享受宁静的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君其去去途未穷”,反映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在诗的中段,作者借助桃花和桂枝的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奈,往昔的美好已不复存在。汉女的琴声和楚王的歌声则加深了离别的悲伤。最后,诗人以“千金买骨复何时”结束,表达了对英雄的无尽惋惜与对良马的深切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良马的叙述,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追思与对时局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与美好往事的深切怀念。
诗词测试:
《死马赋》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良马”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桃花”和“桂枝”分别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死马赋》与李白的《白马篇》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英雄的哀悼,而后者则强调对良马的赞美,二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