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

时间: 2025-05-10 10:14:04

诗句

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

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

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

坐进金碧腴,去驰飙欻驾。

今来上真观,恍若心灵讶。

只恐暂神游,又疑新羽化。

风馀撼朱草,云破生瑶榭。

望极觉波平,行虚信烟藉。

闲开飞龟帙,静倚宿凤架。

俗状既能遗,尘冠聊以卸。

人间方大火,此境无朱夏。

松盖荫日车,泉绅垂天罅。

穷幽不知倦,复息芝园舍。

锵佩引凉姿,焚香礼遥夜。

无情走声利,有志依闲暇。

何处好迎僧,希将石楼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4:04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

原文展示

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
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
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
坐进金碧腴,去驰飙欻驾。
今来上真观,恍若心灵讶。
只恐暂神游,又疑新羽化。
风馀撼朱草,云破生瑶榭。
望极觉波平,行虚信烟藉。
闲开飞龟帙,静倚宿凤架。
俗状既能遗,尘冠聊以卸。
人间方大火,此境无朱夏。
松盖荫日车,泉绅垂天罅。
穷幽不知倦,复息芝园舍。
锵佩引凉姿,焚香礼遥夜。
无情走声利,有志依闲暇。
何处好迎僧,希将石楼借。

白话文翻译

我曾听说三清的境界,确实有上、中、下之分。官职高的人佩戴着华丽的饰物,彼此之间也有高低之分。霄裙可能像霞光一样绚丽,侍女们的衣裳也似玉一样美丽。我坐进金碧辉煌的殿堂,心中感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快感。今天来到上真观,恍若心灵受到惊讶。只怕只是短暂的神游,又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羽化成仙。微风摇动朱红色的草地,云彩撕裂而出,露出了瑶台。眺望远方,感觉水面平静如镜,行走在虚空,仿佛可以信任这烟雾缭绕。闲暇之时打开飞龟的竹简,静静倚靠在凤架上。世俗的烦扰已经遗忘,尘世的冠冕也得以卸去。人间正值烈火炎炎,而此地却没有盛夏的炽热。松树的枝叶遮住阳光,泉水从天际垂落。穷幽之处不知疲倦,再次在芝园小舍中歇息。佩饰的叮当声引来清凉的姿态,焚香礼拜于遥远的夜空。无情的功名利禄已走,志向在于悠闲自得。哪里有好地方迎接僧人,希望能借用那石楼。

注释

  • 三清:道教的最高神祇,分别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
  • 霄裙:指云彩的裙裾,形容美丽的景象。
  • 瑶榭:瑶台,指仙人的居所,象征着高洁的境界。
  • 芝园:指灵芝生长的园地,象征着长生不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生于唐代,字子明,号涧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著称。陆龟蒙的诗作多描绘山水、道教及隐逸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哲学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龟蒙游览太湖时,受道教文化及山水风光启发,表达了对道教境界的向往和对人间繁华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对“上真观”的描写为主线,展现了作者对道教理念与自然美景的崇拜。开篇通过对“三清”的提及,引出道教的高深境界,接着描绘了官员的荣华,与自然的神秘交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霄裙”“朱草”“瑶榭”等,展现了一个瑰丽却又宁静的境界,给人以心灵的洗涤。

在情感上,诗人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寻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通过“尘冠聊以卸”,诗人抒发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诗人以迎接僧人的希望,体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认同和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情感的流露也非常真挚,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超脱、灵性与自然的美学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尝闻升三清:表明诗人对道教高层境界的向往。
  • 官居乘佩服:描绘世俗中的权势与地位。
  • 霄裙或霞粲:展现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
  • 恍若心灵讶:表达心灵的震撼与惊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霄裙”比喻云彩的美丽。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向往超脱世俗的宁静生活,反映出作者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清:代表道教的最高境界。
  • 瑶榭:象征着仙境与高洁的生活。
  • 芝园:象征着长生不老与自然的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清”指的是哪三位神祇?

    • A. 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 B. 释迦牟尼、观音菩萨、文殊菩萨
    • C. 老子、庄子、孔子
  2.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 A. 追求
    • B. 厌倦
    • C. 无所谓
  3. “瑶榭”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权势
    • B. 仙境
    • C. 财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陆龟蒙与王维的诗都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陆龟蒙更偏向于道教的哲学,而王维则多表现佛教的清净。两者在意境上虽有相通之处,但表达的情感与文化背景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陆龟蒙诗选》
  • 《道教文化概论》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兑女余最小孙也慧而夭悼以六言二首 三和妆字韵陈魁载酒 杂记五言十首 其二 即事二首 泉牧帖请囊山福上人住持承天既至有沮之者兴 郊行 赠蜀士卢石受二首 杂记十首 其六 水调歌头 其八 癸卯中秋作 居厚弟乞以碍止法官回授公朝特俞所请族子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绞丝旁的字 西夜国 草字头的字 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潜秽 氛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示字旁的字 利惹名牵 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量斗 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问皂白 搔首弄姿 肤如凝脂 包含司的成语 丶字旁的字 俯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