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9:41
兰陵王·和慷烈赋梅花用清真韵
王韶生 〔近代〕
峭崖直。疏影横投远碧。冰肌瘦香袭缟衣,似与神人共颜色。风姿倾海国。能识。兰台赋客。遨游处明日岁华,折得琼枝二三尺。春痕了无迹。剩水冻银瓶,花堕茵席。筵前红袖催朝食。记竹屋深锁,玉龙哀怨,乡心凭写大庾驿。但愁望山北。悽恻。旅怀积。正岛屿萦回,津馆岑寂。凝思往事思无极。想月下环佩,伴谁闻笛。窗前桦烛,暗溅泪,点点滴。
在峭壁上直立的梅花,稀疏的影子投射在远处的碧空之下。梅花的冰清玉洁,芬芳缭绕,仿佛与神仙共存。她的风姿倾倒了四海,能识得她的人,宛如兰亭赋的客人。在游历中,明日的岁月如白驹过隙,折得梅花的琼枝二三尺。春天的痕迹已无可寻觅,剩下的水在银瓶中凝冻,花瓣掉落在茵席上。宴席前,红袖催促着早饭的到来。记得那竹屋深锁,玉龙在哀怨,乡愁在大庾驿中流露。但我只愁望着北山,心中满是惆怅。正值岛屿萦绕,渡口寂静。凝视往事,思绪无边。想象着月下的环佩,谁来听那孤独的笛声。窗前的桦烛,暗自流泪,点滴洒落。
王韶生,近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兰陵王·和慷烈赋梅花用清真韵》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兼具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反映。梅花作为诗人心中坚韧与高洁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
《兰陵王·和慷烈赋梅花用清真韵》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的诗作。诗中通过梅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用“峭崖直”与“疏影横投远碧”来描绘梅花独特的姿态,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孤傲。接下来的“冰肌瘦香”更是将梅花的清丽与芬芳形象化,仿佛让人感受到梅花的灵气。
诗中不断出现的意象,如“兰台赋客”、“琼枝二三尺”等,都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春天的痕迹已不复存在,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剩水冻银瓶,花堕茵席”中得以体现,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结尾部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浓厚的乡愁。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文情怀的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共鸣。
整首诗歌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诗中“峭崖直”主要描述的是:
“剩水冻银瓶”意在表达:
诗中提到的“兰台赋客”主要指:
与王安石的《梅花》相比,两首诗都以梅花为主题,但王安石的诗更强调梅花的坚韧与孤高,而王韶生则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