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岳麓书院纪事 其五

《岳麓书院纪事 其五》

时间: 2025-05-06 18:51:01

诗句

路转山梯境转幽,无边新绿拥危楼。

半房山锁僧寮住,百道泉穿树杪浮。

水上难闻仙鹤语,烟中应有羽人游。

方壶未必能过此,惜少茅庵结一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1:01

原文展示:

路转山梯境转幽,无边新绿拥危楼。
半房山锁僧寮住,百道泉穿树杪浮。
水上难闻仙鹤语,烟中应有羽人游。
方壶未必能过此,惜少茅庵结一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岳麓书院周围的山水景色。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山中,周围被无尽的新绿所环绕,高楼显得格外巍峨。半山腰上,僧人的居所被重重山峦锁住,百道泉水在树梢间流淌。水面上难以听到仙鹤的声音,烟雾中似乎有羽人游弋。方壶山虽好,但这里的美丽风景恐怕更胜一筹,令人惋惜的是这里只有少许的茅庵。

注释:

字词注释

  • 路转山梯:小路曲折,向上攀爬的山梯。
  • 境转幽:环境变得更加幽静。
  • 无边新绿:无尽的绿色植物。
  • 危楼:高楼,形容其巍峨的样子。
  • 半房山:半山腰,指的是山的一部分。
  • 僧寮:僧人的住所。
  • 百道泉:多条泉水。
  • 树杪:树的顶端或枝头。
  • 仙鹤: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的鸟。
  • 羽人:神仙或不朽者。
  • 方壶:方壶山,传说中仙人的居所。
  • 茅庵:用草或茅草搭建的庙宇或居所。

典故解析

  • 方壶:方壶山是道教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隐居生活。
  • 仙鹤:在中国文化中,仙鹤常常象征着长寿和仙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炘,清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资料较少,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徐炘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重视景物描写与内心感受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岳麓书院,描绘了书院周围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山水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徐炘的《岳麓书院纪事 其五》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岳麓书院周边的自然美景与幽静的环境。诗中通过对山路、楼宇、泉水、树木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开篇“路转山梯境转幽”就以曲折的小路引入,带给读者一种探索的兴奋感,随后无边的新绿将高楼环绕,更显得孤高而清雅。

诗中提到的“半房山锁僧寮住”,不仅描绘了地理位置的隐蔽,也暗示了诗人对僧人隐居生活的赞美。泉水穿过树梢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活力。尤其是“水上难闻仙鹤语,烟中应有羽人游”,让人不仅沉醉于自然的景色,更引发了对仙境的幻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方壶未必能过此,惜少茅庵结一丘”,更是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与对现世美好景致的珍惜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既有形象的自然描写,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路转山梯境转幽: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山中,暗示着探索与发现。
  • 无边新绿拥危楼:无尽的绿色植物环绕着高楼,展现了自然的生机。
  • 半房山锁僧寮住:隐喻僧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恬淡。
  • 百道泉穿树杪浮:泉水从树梢流出,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 水上难闻仙鹤语:水面上难以听到仙鹤的声音,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隔离。
  • 烟中应有羽人游:烟雾中似有神仙游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方壶未必能过此:方壶山虽美,但此地的美景更胜一筹。
  • 惜少茅庵结一丘:对现世的美好景致的珍惜和对理想生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方壶”比作理想的隐居地。
  • 拟人:如“泉穿树杪浮”,赋予泉水生命。
  • 对仗:如“水上难闻仙鹤语,烟中应有羽人游”,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梯:象征探索与攀登,寓意不断追求理想。
  • 新绿:象征生命与活力,代表自然的美好。
  • 僧寮:象征隐逸与宁静的生活。
  • 泉水:象征灵动与净化,生命的源泉。
  • 羽人:象征超脱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半房山”指的是:
    A. 高楼
    B. 僧人的居所
    C. 一条河流
    答案:B

  2. “水上难闻仙鹤语”中的“仙鹤”象征着:
    A. 长寿
    B. 富贵
    C. 愉悦
    答案:A

  3. 诗人对“方壶”的看法是:
    A. 否定其美
    B. 认为其美不如此地
    C. 认为其更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徐炘的《岳麓书院纪事 其五》同样表达了对山水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更侧重于秋天的清冷与宁静,而徐炘则通过春天的生机勃勃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山水田园诗研究》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斛珠 题画 一斛珠 送孙鲁三之汝南 一斛珠 一斛珠·咏白芙蓉花 一斛珠 一斛珠·寒江凝碧 一斛珠 其二 桃园赏雪 一斛珠 其一 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吴府判坐中赋海棠 一斛珠 题瓶中桃花遗画 一斛珠 梅妃,拟梅溪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销遣 邯郸梦 包含寅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借贷无门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大字旁的字 高下任心 疋字旁的字 风云变幻 三品松 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节景 然然可可 蕲簟 女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