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8:53
岳麓书院纪事 其二
作者: 徐炘 〔清代〕
记访烟萝踏紫雯,春山如笑草如薰。
源桃红带催花雨,宿麦青连渡水云。
静里光阴存太古,风前兰芷吐清芬。
下帷知有文星聚,隐隐书声隔竹闻。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的岳麓书院游览时的感受。诗的开头提到在烟雾缭绕的山间,踏上紫色花朵的路径,感受到春山的笑意和芳草的气息。接着写到桃花因春雨而绽放,田野里的小麦青翠欲滴,似乎要渡过云雾的河流。静谧中,仿佛时光依旧存在于远古,风中兰花和芷草散发着清新的香气。最后,诗人感知到帷幕后文星的聚集,隐隐约约传来书声,似乎隔着竹林传来。
徐炘,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作品多集中在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岳麓书院纪事 其二》写于岳麓书院,书院为古代著名学府,文化底蕴深厚,诗人通过描写书院的春景,表达对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热爱。
这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岳麓书院的宁静与优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烟萝”、“紫雯”、“桃红”、“麦青”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既有自然景色的美,又蕴含深刻的人文情怀。诗人通过感官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反映了书院作为学术圣地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静里光阴存太古”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时间的永恒感,书院不仅是当下的学习之地,更是历史和文化的承载者。最后一句“隐隐书声隔竹闻”,则将读书的声音与自然的宁静相结合,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学术氛围,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渴望和对岳麓书院文化氛围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学术的追求
C. 两者都有
诗中提到的“隐隐书声”指的是什么?
A. 读书的声音
B. 风声
C. 鸟叫声
“春山如笑草如薰”中的“如笑”是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