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7:45
腊雪二首
作者: 袁说友 〔宋代〕
岁事无多腊近残,
谢渠飞屑破天悭。
褥祠空愧兼旬力,
造物惟消一夜间。
是则化工端有意,
要于官政亦相关。
雪催诗后诗催雪,
更欲堆盐满四山。
这一年已经不多,腊月已经接近尾声,
谢渠的雪花飞舞,让人觉得天色暗淡。
祭祀的褥子空荡荡的,心中愧疚,因年节快到了,
造物的神奇在一夜之间消逝。
这说明工匠的技艺确实是有意而为,
而这也与官政事务息息相关。
雪花催促着诗歌的创作,而诗歌又激发雪花的飞舞,
我更想在四山之间堆满盐。
袁说友,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的观察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腊雪二首》创作于腊月,正值岁末,诗人借雪景表达对年末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腊雪二首》是袁说友在腊月时节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腊雪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活变迁的感慨。诗的语言清新而富有意境,表现了雪花的轻盈与飘逸,构建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
开头两句“岁事无多腊近残,谢渠飞屑破天悭”,诗人以“腊近残”引入,直指年末的临近,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接着用“谢渠飞屑”描绘了雪花飞舞的情景,映射出一种孤独与无奈,似乎在表达岁月匆匆的感慨。
后面两句“褥祠空愧兼旬力,造物惟消一夜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诗人不仅感到年末的愧疚,也在思考自然与人事之间的关系。最后两句“雪催诗后诗催雪,更欲堆盐满四山”,展现了诗人对雪和诗的相互影响,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向往。
整首诗以雪为线索,既有对岁月的沉思,也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岁事无多腊近残
意思:岁末的事情不多,腊月已经接近尾声。
解析:开篇直入主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谢渠飞屑破天悭
意思:雪花飘舞,似乎在破坏天色的愁苦。
解析:用“飞屑”形容雪花,体现出一种轻盈和无奈。
褥祠空愧兼旬力
意思:祭祀的褥子空荡荡的,心中愧疚,因年节快到了。
解析:祭祀活动的缺失反映了诗人的内疚与对传统的思考。
造物惟消一夜间
意思:造物的奇迹在一夜之间消失。
解析:强调自然的瞬息万变,感叹生命的无常。
是则化工端有意
意思:这说明工匠的技艺确实是有意而为。
解析:表达了对工匠技艺的尊重与赞美。
要于官政亦相关
意思:而这也与官政事务息息相关。
解析:将自然与人事结合,反映社会的复杂。
雪催诗后诗催雪
意思:雪花催促着诗歌的创作,而诗歌又激发雪花的飞舞。
解析:表现了自然与艺术的互动关系。
更欲堆盐满四山
意思:我更想在四山之间堆满盐。
解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腊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传统祭祀的反思,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冬日的美丽画卷,同时探讨了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腊雪二首的作者是?
A) 杜甫
B) 袁说友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褥祠”主要指的是?
A) 祭祀用的褥子
B) 一种建筑
C) 诗歌
D) 雪花
诗中“雪催诗后诗催雪”表达了什么?
A) 雪花的美丽
B) 自然与艺术的互动
C) 对生活的渴望
D) 年末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