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4:58
落日琴冈路,秋风练水潮。
寄书迟远道,拔剑舞中宵。
当世自饥溺,此行何寂寥!
阳明碑下过,大树影萧萧。
落日时分,琴冈路上,秋风吹拂,水面波潮涌动。
寄来信件却迟迟未到,夜深时我拔剑舞动。
此时世间困苦饥饿,此行何其孤寂!
经过阳明碑下,树影摇曳,显得萧条。
作者介绍:
丘逢甲是清代的诗人、书法家,出生于福建省。他的诗作多以爱国情怀、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豪放而又不失细腻。丘逢甲在晚清时期经历了国家动荡,深感忧虑,因而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带有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国破家亡之际,作者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中透露出对家国的忧虑与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丘逢甲的《寄怀晓沧上杭兼示族人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的孤独与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落日余晖下的琴冈路,秋风习习,水波荡漾,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略显萧瑟的氛围。随着寄书的迟迟未到,诗人的心中愈发感到孤独和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与世隔绝的无助感。
“拔剑舞中宵”一句尤为引人注目,既展现了他与环境的抗争,又在夜色中彰显出一种豪情,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诗歌更为深刻。在“当世自饥溺,此行何寂寥!”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当世人们困境的关切,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这种关怀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具力量。
最后,经过阳明碑下,树影摇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美感,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切思考和对社会的深情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心中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个人的孤独感,展现了在困境中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琴冈”主要象征什么?
“拔剑舞中宵”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诗中提到“阳明碑”主要是为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