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9:16
送陈廷器通政
公材士行总推贤,
宪府儒宫近屡迁。
共识丹心明白日,
也应华发叹流年。
芙蓉浦溆秋风后,
鸿雁汀洲夕照前。
此地相逢又相送,
交情长为别离牵。
送别陈廷器通政
公正的才华和品德被大家推崇,
宪府和儒宫最近也屡次迁移。
我们共同的赤诚心如同明亮的太阳,
虽然华发渐生,也不禁感叹流逝的岁月。
芙蓉湖畔,秋风过后,
鸿雁在汀洲的夕照中飞翔。
在这里相逢又要分别,
深厚的情谊总是因离别而牵挂。
杨士奇(约1488年-?),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担任太监,后来成为明成祖朱棣的侍臣,参与政治和文治活动。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抒情和送别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感情。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作者与友人陈廷器分别,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送陈廷器通政》是一首送别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首联“公材士行总推贤”,通过对“公材”和“士行”的赞美,点明友人的品德和才能,展现了作者对其的钦佩之情。接着提到“宪府儒宫近屡迁”,不仅反映出官场的变迁,也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与不安。在情感表达上,诗中“共识丹心明白日”展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尽管时光荏苒、岁月无情,但彼此的心意依然如初。而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芙蓉浦溆秋风后,鸿雁汀洲夕照前”则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离别的氛围,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最后一句“交情长为别离牵”透出浓浓的乡情与惆怅,表现出离别时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视。
全诗围绕离别展开,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对时光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许,传达了人生无常、珍惜当下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公材士行”指的是什么?
“芙蓉浦溆”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送友人》与《送陈廷器通政》同为送别诗,前者更注重情感的激烈,后者则展现了更为细腻的情感描写与自然景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