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3:46
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苏天下意,何如惊起武侯龙。
一个闲人倚靠在柱子上,嘲笑雷公,接着又朝深山里雷声震动的怪松树看去。
如果真有能使天下复苏的愿望,那还不如惊醒武侯的龙呢。
作者介绍:
韩偓(约796年-约870年),字季真,号平江,唐代诗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作为题材,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繁荣,文人墨客兴起,诗歌创作活跃。诗中通过对雷公的嘲笑,反映出一种轻松幽默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人世间的思考。开篇的“闲人倚柱笑雷公”便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闲人对雷公的嘲笑,似乎在表达对传统神话人物的调侃,给人一种亲切感。接着转向“又向深山霹怪松”,雷声响起,似乎暗示着自然的威力与人类的渺小。
而后两句则引入了更深层的思考,提到“苏天下意”,表达了对社会复兴的期盼,但随即又用“何如惊起武侯龙”来反衬,似乎在说,真正的复兴与期望,或许不是单靠神灵的力量,而是需要智慧与勇气的结合,正如诸葛亮的龙一样,象征着力量与智慧的结合。
整首诗在运用对比手法时,成功地将轻松的氛围与深刻的思考结合在一起,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社会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雷公的嘲讽与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复兴的思考。诗人认为,真正的复兴不仅需要神灵的庇佑,更需要智慧与勇气的结合,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闲人倚柱笑雷公”的意思是什么?
A. 闲人嘲笑雷公
B. 闲人害怕雷公
C. 闲人在看雷公
D. 闲人与雷公对话
诗中提到的“武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刘备
C. 诸葛亮
D. 孙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韩偓的《雷公》在风格上更显轻松幽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壮阔。两首诗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塑造与人生态度的思考,但表达方式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