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2:48
《寄题王亚夫检正不啻足斋》
作者:杨万里 〔宋代〕
既得陇,复望蜀,未求宝剑先求玉。
秦相後车一千谷,唐相胡椒八百斛。
黄金肘邛驾黄鹄,身前佞佛身後福。
九潦泻入无底谷,匹似人心犹易足。
九州四海王同年,三江五湖春水船。
便应犯斗入月边,余事犹堪济巨川。
天风吹来堕人寰,水精宫里作诗仙。
寄牋挑云叫穹昊,愿赐江湖散人号。
玉皇留渠作丰年,早晚唤归香案前。
诗仙掉头不肯住,田园将芜梦归去。
括苍山胜道场山,向来结芽非雾间。
齐房恰则斗来大,中藏世界三千个。
门前蛮触战方酣,鼻息如雷政高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在获得了一些成就之后,仍然渴望更多,如同得到陇地后还想望蜀地,未必需要宝剑,首先寻求的是美玉。秦朝的相国能够一车千谷,唐朝的相国胡椒也能装八百斛,显然是对财富的讽刺。诗中提到的“黄金肘邛”和“佞佛”暗示了对物质与虚伪的批判。人心如同九条河流洒入无底的深渊,难以满足。春天的江湖水船在九州四海间悠然漂流,即使面临月边的斗争,依然能渡过巨大的河流。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愿意在水精宫中成为诗仙,寄信于云端,希望能获得江湖中的自由。最后,诗人提到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孟氏,晚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丰富的自然描写著称。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财富与理想的反思,表达了对人心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寄题王亚夫检正不啻足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对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开篇的“既得陇,复望蜀”,道出人们在获得一定成就后,依然渴望更多的心态,揭示了人心的贪婪。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提出了对历史名相的讽刺,暗示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诗中多次运用自然意象,如“九州四海”,描绘出宽广的胸怀与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尤其在“天风吹来堕人寰”一句中,表现了对尘世纷扰的无奈与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杨万里的深厚文采与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探讨了人心的贪婪与欲望,同时展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九潦泻入无底谷”意在表达什么?
诗中“寄牋挑云叫穹昊”希望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