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柳色

《柳色》

时间: 2025-07-27 08:54:47

诗句

春到四经旬,元来未见春。

柳条将软碧,争献上番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54:47

原文展示:

春到四经旬,元来未见春。
柳条将软碧,争献上番新。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来到十天,但我原本还未见到春的景象。柳条开始变得柔软而碧绿,争先恐后地展示出新的生机。

注释:

字词注释:

  • 四经旬:指农历的四个十天(旬),这里意指春天已经过了十天。
  • 元来:本来,原本。
  • 柳条:柳树的枝条。
  • 将软碧:将要变得柔软和碧绿。
  • 争献:争相展示,献上。
  • 上番新:上一次的新景象,这里指春天的新生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的变化,特别是柳树的生长,象征着春天的复苏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南宋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常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柳色》写于春天,诗人在春天的温暖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特别是柳树的发芽,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生命复苏的感悟。

诗歌鉴赏:

《柳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春天来临时的生机与希望。诗的开头“春到四经旬”表明时节已然进入春天,但“元来未见春”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迟疑与期待。这种反差使得后面的描写更加生动,柳条的“软碧”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仿佛听到了自然生长的声音。诗中“争献上番新”则体现了柳树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争相展示新生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重生和希望的来临。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春天的气息,又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展示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人通过柳树的发芽,寄托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展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到四经旬”:春天已经到来十天,时间的切入让人有了对春天的期待。
  2. “元来未见春”:尽管时间已经过去,诗人却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暗示着对春天的渴望。
  3. “柳条将软碧”:柳条开始变得柔软而翠绿,季节的变化在自然中显现。
  4. “争献上番新”:柳条争先恐后地展示新的生机,表达了春天的喜悦与活力。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柳条描绘成争先恐后地展示新生,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情感与行动。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到来与自然的复苏展开,表现了对生命、希望的珍视与热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欣喜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新生、希望和生命的回归。
  • 柳条:代表春天的生机,常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
  • 软碧:描绘了春天的颜色与温暖,象征着生命的蓬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春到四经旬”指的是几天?

    • A. 三天
    • B. 十天
    • C. 二十天
  2.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景物表达春天的到来?

    • A. 桃花
    • B. 柳条
    • C. 菊花
  3. 诗中“争献上番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希望
    • B. 悲伤
    • C. 怀旧

答案:

  1. B. 十天
  2. B. 柳条
  3. A. 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斗星》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景象同样引发了诗人的思考,但其背景却是战争带来的忧虑,而杨万里的《柳色》则更多地传达了对春天的欣喜与自然的赞美。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毛宣尉蓬莱阁韵 闻鹤 游虎丘山寺 和茅亦山先生杂咏 其二 送任子敏司丞赴北 江湖伟观 送姜仕可去馆 偶述 寓浦东书怀 兰亭会饮观晋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人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春色撩人 包含螽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模棱两可 锐未可当 权开头的成语 衣敝履空 锦杠 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视之仁 车字旁的字 白矾 期月有成 开释 云天高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