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23
春到四经旬,元来未见春。
柳条将软碧,争献上番新。
春天已经来到十天,但我原本还未见到春的景象。柳条开始变得柔软而碧绿,争先恐后地展示出新的生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的变化,特别是柳树的生长,象征着春天的复苏与希望。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南宋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常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柳色》写于春天,诗人在春天的温暖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特别是柳树的发芽,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生命复苏的感悟。
《柳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春天来临时的生机与希望。诗的开头“春到四经旬”表明时节已然进入春天,但“元来未见春”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迟疑与期待。这种反差使得后面的描写更加生动,柳条的“软碧”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仿佛听到了自然生长的声音。诗中“争献上番新”则体现了柳树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争相展示新生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重生和希望的来临。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春天的气息,又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展示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人通过柳树的发芽,寄托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展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到来与自然的复苏展开,表现了对生命、希望的珍视与热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欣喜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春到四经旬”指的是几天?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景物表达春天的到来?
诗中“争献上番新”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景象同样引发了诗人的思考,但其背景却是战争带来的忧虑,而杨万里的《柳色》则更多地传达了对春天的欣喜与自然的赞美。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