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6:53
渔舟竟日不知还,水碓无人也不闲。
斫却江头一丛柳,当愁无地著江山。
整天的渔舟还不知要回去,水碓旁无人依旧忙碌。
砍掉江边的一丛柳树,恐怕会愁苦没有地方再留恋江山。
这首诗虽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江山”一词常常被用来指代祖国的山河,诗中提到的柳树则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柔美与离别的情感。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生活中的细节表现深刻的情感。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江边的渔舟和水碓,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沙溪江亭》是杨万里的经典之作,诗中通过描绘江边的渔舟和水碓,展现了一幅恬静的乡村生活画面。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整天忙碌的渔舟,表达了对渔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水碓的无人则更突显出一种宁静与空旷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渔舟与水碓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图景。接下来的“斫却江头一丛柳”,则暗示着一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忧虑,柳树的砍伐不仅是对自然的伤害,也暗示着对故土的留恋与无奈。“当愁无地著江山”一语,表达了诗人对失去故乡的惋惜之情,渔舟与水碓的宁静与柳树的消逝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思,充满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乡村生活的怀念与对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家园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答案: 1.B 2.B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杨万里的作品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战乱和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两者在主题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