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2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2:12
晨炊玉田闻莺观鹭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晓寒顾影惜金衣,
著意听时不肯啼。
飞入柳阴多去处,
数声只许落花知。
在清晨的寒意中,我对着自己的影子,怜惜着那金色的衣服,
我专心倾听那黄莺,却不肯发出鸣叫。
飞入柳树阴影中的地方有很多,
唯有那几声鸣叫,让落花知道它们的存在。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三大家”。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作品多追求真切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再现。
《晨炊玉田闻莺观鹭二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追求精神寄托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反映出宋代士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
此诗以清晨的寒意为背景,开篇便勾勒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晓寒顾影”,不仅描绘了清晨的寒冷,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在这样的清晨,诗人对着自己的影子,心中怀有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似乎在反思自己的人生与价值。
“著意听时不肯啼”,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黄莺的细致观察。黄莺作为春天的使者,代表着生机与希望,但在诗人的耳中,竟然显得如此沉默,给人一种意外的孤寂感。接下来的“飞入柳阴多去处”,则展现了自然的多样与丰富。柳树的阴影中,黄莺有许多栖息之处,但它们的鸣叫却稀少,似乎在隐喻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寂寞。
最后一句“数声只许落花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落花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它们能够感知黄莺的存在,而人却无法真正触碰到那种美好。这种微妙的情感交织让整首诗在清晨的静谧中显得愈加深邃,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感受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
晓寒顾影惜金衣:
著意听时不肯啼:
飞入柳阴多去处:
数声只许落花知: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内心的感伤,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孤独。
诗中“顾影”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黄莺的态度是:
“数声只许落花知”意指: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两首诗都涉及自然景物和鸟鸣,但杨万里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感,而王维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